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2019-07-05 16:09:00浏览:39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1.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2.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怎样引起的3. 糖尿病心脏病有什么危害二、糖尿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1.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2.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怎样引起的3. 糖尿病心脏病有什么危害
二、糖尿病性心脏病如何治疗三、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药治疗方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1.1、病变初期

糖尿病经久不愈,心脏气阴耗伤,心阴不足,心火偏旺,心神不宁;或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心脉失养则心悸、怔忡。脾虚失运,肺失治节,肾气失司,痰浊内生;或因阴虚燥热,灼津成痰,痰浊闭阻,气机不利,胸阳不振,弥漫心胸,发为胸痹。

1.2、病变进展期

“久病人络”,“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虚血瘀,血运不畅,或气滞血瘀,心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胸中刺痛,甚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阴损及阳,心脾阳虚,寒凝血瘀,阻闭心脉,则发为胸痹心痛。病情进一步发展,络脉绌急,心络瘀塞不通,可见心胸猝然大痛,而发真心痛。

1.3、病变晚期

糖尿病累及心脏日久,脾虚湿阻,阴阳俱虚,痰湿内盛,血液凝滞,痰瘀稽留脉络,瘀血与痰浊凝聚,壅塞心络;或由虚损至衰微,脏腑血脉瘀阻不通,肺络瘀阻,肺气受遏,失其肃降,心肾阳虚,水邪内停,水饮上凌心肺,则喘息、四肢逆冷青紫、尿少、水肿;重则虚阳欲脱,阴竭阳绝,阴阳离决而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关于糖心病的发生,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高血糖状态,其脂质及蛋白质糖化与氧化过程势必加剧,而这一过程亦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就已经有冠心病。在糖尿病易患人群中,胰岛素抵抗是最早出现的变化。它可发生在临床糖尿病之前15-25年。胰岛素抵抗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有关,它可在临床糖尿病出现前许多年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有病理解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无论在冠状动脉还是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都存在较同年龄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单就高血糖而言,既可形成不可逆的糖化蛋白与糖化脂蛋白,增加氧化损害的程度,也可引起血管壁与内皮损害,促使血栓形成。

糖尿病也可引起微血管病变,出现内皮损害、基底膜增厚、蛋白质非酶糖化、自由基活性增加、前列腺素异常等情况。

无痛性心肌梗塞。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或心源性休克症状,糖尿病发生心肌梗塞死亡率高,且缓解后复发率较高。

体位性低血压。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病人常感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甚至昏倒,体位性低血压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晚期表现,其发生机理可能由于血压调节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损害所致。

休息时心动过速。这种心率增快,不易受条件反射影响。凡休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大于90次者应疑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一个明显特征。

糖尿病性心脏病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止痛、吸氧、稳定血压、休息(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一般病人休息后症状可立即消除)等。

药物治疗:较严重的发作,首选作用较快的硝酸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量外,还通过对周围血管的扩张作用,减少静脉回流心脏的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常用制剂有硝酸甘油片0.3~0.6mg和硝酸异山梨酯 (ISDN)2.5~10mg舌下含化,或硝酸甘油颊片1~3mg置于颊黏膜处、硝酸异山梨酯口腔喷雾剂2喷,在应用快作用硝酸酯药物的同时,可考虑适当使用镇静药。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药治疗方

1、气阴两虚证

症状: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口干欲饮,舌偏红或舌淡暗,少苔,脉细数或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三七、丹参。加减:口干甚,虚烦不得眠加天冬、酸枣仁;气短加黄芪、炙甘草。

2、痰浊阻滞证

症状:胸闷痛如窒,痛引肩背,心下痞满,倦怠乏力,肢体重着,形体肥胖,痰多,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舌质淡或暗淡,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治法:化痰宽胸、宣痹止痛。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减。瓜蒌、薤白、半夏、白酒、干姜。加减:痰热口苦加黄连。

3、心脉瘀阻证

症状:心痛如刺,痛引肩背、内臂,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桃仁、当归、红花、赤芍、牛膝、川芎、柴胡、桔梗、枳壳、生地、甘草。加减:心痛甚加三七、延胡索、丹参;脉结代可加炙甘草、人参、桂枝。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会传染吗

上一篇:

糖尿病神经病变吃什么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