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新型糖尿病药物有哪些

2019-07-05 17:02:49浏览:10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新型糖尿病药物有哪些二、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三、糖尿病临床表现新型糖尿病药物有哪些1、磺酰脲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

文章目录

一、新型糖尿病药物有哪些二、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三、糖尿病临床表现

新型糖尿病药物有哪些

1、磺酰脲类药物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2、双胍类药物

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

4、普通胰岛素

由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可引起过敏反应、脂质营养不良及胰岛素耐药,不宜长期使用。

5、基因工程胰岛素

由非致病大肠杆菌加入人体胰岛素基因而转化生成,其结构、化学及生物特性与人体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与动物胰岛素相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和营养不良。

6、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菌产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为中效胰岛素制剂。用于中、轻度糖尿病,治疗重度糖尿病患者可与正规胰岛素合用,使作用出现快而维持时间长。

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

1、糖尿病病人不宜单用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依靠型糖尿病病人不宜单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双胍类降糖药及拜糖平与胰岛素合用还是很有效的。

2、糖尿病孕妇应一律停用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孕妇应一律停用口服降糖药,以免目前血糖控制不佳,同时引起胎儿发育有异常。因为口服降糖药能通过乳汁排泄,所以喂奶的女性也不要服用口服降糖药。

3、肝、肾功能不全者不用或慎用口服降糖药

肝、肾功能不全者不用或慎用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全部都须肝脏代谢,大多数都要经肾脏排出,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服用口服降糖药可能发生药物积累中毒或发生低血糖症,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

4、糖尿病患者不宜用的药物

抗癌药物:四氧嘧啶、门冬酰胺、链佐脲菌素、环磷酰胺等。儿茶酚胺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素、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沙丁醇等。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

利尿药和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和二氮嗪、中枢作用的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糖尿病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状

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3、急性并发症的表现

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4、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2型糖尿病人吃什么药

上一篇:

血糖过高可以吃稀饭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