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血糖波动大怎么办好

2019-07-05 21:03:16浏览:9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血糖波动大怎么办好二、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三、如何预防血糖波动过大血糖波动大怎么办好1、合理安排三餐不要错过任

文章目录

一、血糖波动大怎么办好二、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三、如何预防血糖波动过大

血糖波动大怎么办好

1、合理安排三餐

不要错过任何一顿饭,尤其是不能错过早餐,否则午餐或晚餐如果摄入过多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水平大幅波动。一日三餐以外再加上两顿有营养的加餐,有助于血糖水平保持稳定。

2、低钠高纤维素饮食

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

3、限制脂肪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

4、降低空腹血糖的波动性

以往通常采取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NPH)作为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手段,但由于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不能覆盖24小时),尤其是注射后仍有血药浓度高峰,容易导致夜间低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波动性增加。而新近上市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中效胰岛素的上述缺点。它能够更好地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没有明显的血药浓度高峰,作用平稳而持久,对降低空腹血糖波动性效果较好,不仅能使血糖得到严格控制而且低血糖的危险性显著降低。

5、改进胰岛素输注方式

一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传统给药方式不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胰岛素作用与血糖浓度同步性差,导致血糖忽高忽低,波动性较大。而胰岛素泵可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在血糖得以良好控制的同时,显著降低血糖的波动。

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

1、生活作息不当引起血糖波动

饮食、身体活动、睡眠的时间与状况不同,血糖就会随之改变。即使生活作息相对固定的人,也会因饮食内容、运动程度、入睡状况有所差异,而造成血糖大的波动。

2、药物作用引起血糖波动

即使在相同药物剂量下,每次人体吸收的速度也不会都完全一样,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更为明显。不同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血糖吸收速度也不一样。

3、生理状况引起血糖波动

女性生理期前后因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进而影响血糖,但并非每个人、每次周期的影响都很明显或完全相同。

4、心理状况引起血糖波动

情绪波动、焦虑状态会使血糖升高,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血糖控制更加恶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乐观一点,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莫要对疾病过于悲观,这样反得是雪上加霜。

5、生病状态引起血糖波动

生病时,往往因为体内胰岛素反向调节体内荷尔蒙增加,减弱胰岛素的作用,造成血糖上升;但也有可能因为胃口变差与消化吸收不良,血糖进而降低。

如何预防血糖波动过大

1、注意生活方式

要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BMI<24),体重超重的患者要减肥。在食物构成上,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少吃高脂食品,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如果患者只依赖降糖药而不注意控制饮食的话,血糖就很难控制好。

2、要合理地进行运动

糖尿病患者如果尽量参加运动的话,血糖水平肯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下降。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星期运动五天,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因为运动时间一般是在餐后,所以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餐后血糖的高低。如果患者的活动量比平时有所增加,可以适当加餐或减少药量。但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3、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估计很少有人注意。事实上,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很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乐观一点,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莫要对疾病过于悲观,这样反得是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上一篇:

1型糖尿病的诊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