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2型糖尿病诊断指南

2019-07-05 21:11:19浏览:6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2型糖尿病诊断指南1.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 2型糖尿病检查有哪些项目3. 2型糖尿病有什么症状二、2型糖尿病怎么饮食

文章目录

一、2型糖尿病诊断指南
1.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 2型糖尿病检查有哪些项目3. 2型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二、2型糖尿病怎么饮食三、2型糖尿病怎样调理

2型糖尿病诊断指南

1.1、有糖尿病症状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8mmol/L;一天中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2、无糖尿病症状。

1.2、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1.3、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二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者。〉

2.1、血糖

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于早餐前采血测得的血糖值,主要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是进餐后两小时采血测得的血糖值,反映的是胰岛细胞的储备能力。

2.2、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仅暂时升高,两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这是人体的“耐糖现象”。

2.3、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易受饮食、活动、药物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随机血糖只能反映取血瞬间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采血前两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比较有效、最可靠的指标。

2.4、免疫学检查

与糖尿病相关的免疫学检查有谷胺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病人抗体检测均为阴性。

2.5、尿酮体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产物,糖尿病病人血糖严重升高时,会引起体内脂肪大量分解,导致酮症酸中毒,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导致病人昏迷甚至死亡。正常人尿酮体检查为阴性。

2.6、尿糖

正常人尿液中只含有微量葡萄糖,尿糖定性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尿糖定性呈阳性。通常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水平。需要提醒的是,尿糖有时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

3.1、多尿、烦渴、多饮

由于糖尿,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尿量常增多。病者尿意频频,多者一日夜可二十余次,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

3.2、善饥多食

由于失糖,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常亢进,易有饥饿感,主食有时达1~2斤,菜肴比正常人多一倍以上,尚不能满足。

3.3、手足麻木

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也有的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在糖尿病的晚期末梢神经炎的发病率就更高。

3.4、疲劳、体重减轻、虚弱

由于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氮负平衡,失水和电解质,酮症时更严重,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

2型糖尿病怎么饮食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1、大豆及其制品

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2、五谷杂粮

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3、降低血糖的理想食物

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不宜吃的食物

1、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

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2、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2型糖尿病怎样调理

1、饮食要合理

饮食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的基础,合理的饮食是要粗细粮搭配,肉蛋奶适量,蔬菜餐餐都要有。其中粗细粮搭配很重要,一般情况下一天吃一顿粗粮二顿细粮就可以了。

2、运动要适宜

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但应注意空腹时运动易导致低血糖,应在餐后30分钟进行。

3、选药需谨慎

药物治疗是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关键。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副作用小、疗效高的降糖药使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样判断糖尿病

上一篇:

糖尿病是不是高血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