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心衰有什么症状

2019-07-05 21:54:39浏览:42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糖尿病心衰有什么症状1. 糖尿病心衰有什么症状2. 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心衰3. 糖尿病心衰如何治疗二、糖尿病心衰如何护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心衰有什么症状
1. 糖尿病心衰有什么症状2. 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心衰3. 糖尿病心衰如何治疗
二、糖尿病心衰如何护理三、糖尿病如何预防心衰

糖尿病心衰有什么症状

1.1、脑梗塞脑出血

糖尿病心衰晚期的症状常常会出现脑梗塞脑出血,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人会出现晕迷,或者是休克,可能随便会出现生命危险。

1.2、高血压

糖尿病心衰晚期症状患者常出现高血压的疾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而且还会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够加速血管疾病进展和恶化。

1.3、贫血

糖尿病还可能会出现有明显氮质血症的,轻中度的贫血,可以采用铁剂治疗。贫血常常是由于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而且也可能是长期限制蛋白饮食。

1.4、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心衰晚期可能会导致其他器官也出现病变,比如说肾功能不全,导致肾的病变,让糖尿病患者肾脏出现不良反应。

1.5、昏睡

糖尿病心衰晚期会出现昏迷,有的患者在初期也可能会产生昏睡症状,比如说年轻人最多,常常伴有作呕,呕吐。

首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伴随弥漫性的严重动脉血管狭窄,这将直接导致心肌供血障碍--缺血性心肌病,最终诱发严重的心衰;另外,即使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轻微,长期高血糖也会带来自主神经病变、微循环功能障碍及代谢和能量的改变,加之早已存在的“胰岛素抵抗”--意味着心肌细胞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充分利用到糖,好比机车的油点不着了,机车自然容易磨损和不工作。

有报道称未来20年里,全世界范围内二型糖尿病患者将增加至5亿之多,而糖尿病合并心衰已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可以想见如果不能很好地干预,届时将有多少人因此而丧命!

3.1. ACEI和ARB类药物

ESC/EASD指南推荐HFrEF合并T2DM的患者使用ACEI类药物。关于T2DM患者使用ARB类药物耐受性的信息很少。T2DM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脏病风险升高。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钠潴留和高钾血症风险升高。糖尿病患者在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时,需要关注血钾。在开始用药或增加用药剂量时,建议监测电解质和肌酐水平。

3.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在改善预后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一样有效。对于心衰合并T2DM的患者,推荐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琥珀酸美托洛尔(MERIT-HF),比索洛尔(CIBIS II)和卡维地洛(COPERNICUS和COMET)。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获益远远超过风险。

3.3.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

螺内酯、依普利酮用于肾功能不全和血钾≥5.0 mmol/L的患者中应谨慎,需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ACEI和MRA联合使用时,不能再联合ARB或肾素抑制剂。

糖尿病心衰如何护理

合理休息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理护理慢性心衰病人常年卧床,易产生“累赘”感,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

合理饮食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合理用药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并应熟悉常用药的毒副作用,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糖尿病如何预防心衰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腿胀怎么回事

上一篇:

老人糖尿病症状有哪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