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战胜慢性疾病的12个锦囊妙计

2019-07-08 12:33:53浏览:63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现在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既然是慢性病,那么治疗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今

现在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既然是慢性病,那么治疗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今天为大家提供的战胜慢性病12计。

患上慢性病,疾病将“如影随形”,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专家表示,在与疾病共存的日子里,只要善于打持久战,合理控制病情,患者可以进入带病的健康状态,与普通人一样享受人生。遗憾的是,多数慢性病患者往往走这样的套路:初知满腔热情,齐抓共管;以后麻痹大意,置之不理;晚期临渴掘井,亡羊补牢。专家表示,治病跟打仗一样,“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在新年来临之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专家给慢性病患者献上“12计”健康锦囊。

备战动员篇

第1计 未雨绸缪

多数慢性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为防止其他家庭成员重蹈覆辙,生活中应避免发病诱因,避免过早发病。比如忌贪食、忌嗜酒、多运动、多微笑、少熬夜、少发愁等,这些都能很大程度地减少许多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生;低盐饮食则可减缓高血压的发病进程。

第2计 管住嘴巴

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无一不与饮食有关。从合理吃饭做起是代谢病最基本的治疗保障。把好入口关,杜绝营养过剩,减慢进食速度,降低精细食品比例。对于所有的慢性疾病,饮食治疗都是共同的基础。

第3计 安步当车

电话、电视、电梯、电脑省却了人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办事效率大为提高,但运动锻炼不足的代价却是机体衰老加速,老年病提前出现,像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心脑血管意外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迈开双腿安步当车,让身体多付出一些活动来增加机体应承受的负担。合理运动对降低血糖、血压、血脂和脂肪肝等慢性病都是事半功倍的辅助治疗。

第4计 上通下达

人们往往对影响进食的疾病非常重视,而对排便的问题常常忽略。其实便秘是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的一个诱因。许多便秘最初仅仅是对每日排便感觉的忽略所诱发。因此,应养成有意识的排便习惯(诱导便意),做排便操(揉肚、收腹、提肛),多饮水,适量进食粗粮,必要时辅助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对慢性病人尤其老年慢性病人可以减少许多麻烦。

实战演练篇

第5计 防微杜渐

很多慢性病患者,病情稍微有点好转,就会麻痹大意,不太愿意往医院里跑。专家说,通常早期症状轻,很容易控制,一旦进入晚期,则痛苦不堪。而且治疗起来也相对困难。因此,控制和监测异常指标、预防并发症是治疗慢性病的主要目的。任何严重的并发症都是从轻演变而来,如糖尿病人少许的血压增高,高血压病人少许的尿蛋白,都可能是并发症的早期或中期改变。因此,一定要防微杜渐,切勿掉以轻心。

第6计 训练有素

看病之初,患者要学会掌管自己“医疗文件”,各种检查的单据、病例等都应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有认真的患者,以“一览表”的形式将验单和治疗内容分别记录,这将有利于医生从中找到疾病变化规律。切记:初诊的那张验单最重要。

第7计 习以为常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学会把疾病的治疗过程,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餐前服用降糖药,起床服用降压药,这些习惯就像洗脸刷牙一样自然,久而久之就会习以为常,不至于因经常遗忘服药而使病情加剧,诱发不良后果。

第8计 知己知彼

了解疾病,了解自己的病情,在“作战”中知己知彼。专家说:“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治疗疾病的注意事项、药物用途、医院专家特长等,为自己找到可以信赖的医院和医生,配合治疗,并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少走弯路,做一个聪明的求医者。”

第9计 有的放矢

每个慢性病患者都有特定的控制目标,专家说,药物治疗一般分为控制量和维持量。控制量是把不正常的指标(如血糖、血压、胆固醇等)通过治疗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维持量是指能够维持指标正常的最小长期用量。因此要经常监测或复查相应的指标了解自己的治疗是否达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第四节 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上一篇:

按摩的常识与优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