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降压不当也会中风

2019-07-08 13:14:40浏览:47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血管也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此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一般较夏季要升高10~20

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血管也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此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一般较夏季要升高10~20mmhg,如何使用降压药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人们都知道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对有些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也会导致中风。

今年68岁的马老师患高血压20年了,长期服用降压药。近一段时间他经常感到头晕乏力,行走、站立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消失。前几天早上一量血压:150/95mmhg!赶紧找出两片心痛定舌下含化。半小时后,他的血压降至120/70mmhg,但同时感到右侧肢体无力,话也说不出来了。到医院一查,被诊断为中风。马老师不解:自己只是把血压降到了正常,怎么会中风呢?参加会诊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博士生导师王新志教授说,马老师患的是缺血性脑卒中,还伴有颈动脉高度狭窄,导致这次发病的直接原因是降压不当。

王教授解释说,把血压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确实可以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病率,但并非所有人都一定要将血压降到正常值。对于长期患有脑动脉狭窄或硬化的病人来说,血压降到正常标准,轻者可出现站立行走时头晕、心慌、乏力、出汗症状,重者可导致脑梗塞。原因在于血液是靠压力和流速来保证脑组织供血的。当人直立时,脑处于高位,此时机体需要一定的血压压力才能保证脑部充分的血供应。脑动脉狭窄病人脑部供血量本来已显不足,此时如硬性降压,血液只能供应到脑动脉的主干和分支,两支动脉之间的脑组织边沿区域就会出现缺血灶,从而导致中风偏瘫。如果形象地比喻,就像机械浇灌的麦田,因动力不足,两块麦田之间的地域因浇不到水,麦苗就会干枯一样。由于这类中风是因血流达不到所引起的,医学界称此为分水岭性脑梗塞,也叫血流动力学性脑梗塞。有时液体摄入过少,或丢失过多(腹泻、高烧出汗、不恰当地使用利尿药等)导致的血容量相对不足,也可造成这种血流动力学性脑梗塞,但均发生在脑动脉狭窄的基础上。

对于这种因服用降压药导致的脑梗塞,王新志教授建议大家:

第一,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均可引起颈动脉狭窄或硬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所以长期患有三高的病人最好到医院作个检查,如颈部彩色多普勒和脑血管造影。如果病人存在有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硬化,就不能将血压降到正常值,而应当比正常值略高一些。至于高多少为好,最好请专家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给予指导。

第二,当出现站立行走时眩晕心慌、肢体无力等轻度脑缺血症状时,不要急于服用降压药,尤其禁止舌下含服心痛定。此时病人应该及时上医院诊治。因为含服心痛定吸收快,降压作用强,对病人是很危险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经行妄言妄见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

谨防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