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这些其实是患病隐患

2019-07-08 13:47:06浏览:9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呵欠频频防中风熬夜或疲乏时打呵欠是正常现象,但老年人出现此情况则是不祥之兆,提示有中风发生的可能。临床资料表明,70%以上中风

呵欠频频防中风

熬夜或疲乏时打呵欠是正常现象,但老年人出现此情况则是不祥之兆,提示有中风发生的可能。

临床资料表明,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呵欠频繁。可能因老年人血管硬化、管腔变窄、脑血流量减少,以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因而通过体内反馈机制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的幅度与深度予以补偿所致。

因此,老年人一旦呵欠频发,切不可疏忽,应采取服药等措施,阻止中风发生。

“老态龙钟”有危猃

进入老年期后,不少人会出现全身或局部颤抖、缓慢的手指轻叩、手臂或下肢强直以及步态拖沓等现象,一般以为是一种老化表现,不足为虑。

最近,美国医学专家提出新观点,认为这种“老态”很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他们在对大量65岁以上老人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具有上述“老态”者在9年期间的死亡人数是正常者的两倍多,单就步态拖沓而言,其死亡人数也是同龄步态正常者的2 . 4倍。

由此可见,将“老态龙钟”笼统地视为生理老化是不对的,很可能是诸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或中风的一种征象,及时就医为上策。

“无疾而终”是误传

民间历来有“无疾而终”的传言。某位老人平素“健康”而突然辞世,人们常称之为“无疾而终”。这种传言有道理吗?

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从医学角度看,任何年龄的死亡,都是有病理基础的,如果没有疾病这个“导演”,世间就不会有死亡的“悲剧”上演。那么,为什么又有“无疾而终”的说法呢?其原因是这些老人所患疾病不典型,自己未能感觉到,诸如种种心、脑、肾的隐匿性疾患就是如此。

其次,老年人对病痛反应迟钝,例如肾性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昏迷、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并发休克的重症感染等,虽然病卧在床,却说不清病痛所在,家人误以为“灯干油尽”,已到“天年”,以致失去救治的机会而丧命。

因此,不要相信 “无疾而终”的传言,老人一旦出现异常征象,及时到医院诊治才是明智之举。

打鼾其实是种病

相当多的人对打呼噜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睡得熟的表现。现代研究则表明,打鼾主要出现在浅睡眠期,而人体需要的是深度睡眠。因此,将打呼噜看成是睡得好的标志是错误的。事实上,不少打鼾者白天嗜睡、精神不振。

更糟的是打呼噜与一种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疾病有关,而且打鼾人群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的罹患比例也较正常人群为高。这些均揭示打鼾是一种疾病,应到医院检查原因,并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以消除这一健康隐患。

“寿眉”并非长寿兆

部分中年男子少数眉毛生长快,明显长于其他眉毛,民间流行有长此眉者能长寿的说法,故称为“寿眉”,真是如此吗?

专家的研究结论恰恰相反,认为“寿眉”与老年斑、白头发等一样,乃是衰老的象征,且可能还是一种疾病信号,与长寿毫无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寿眉”的生长很可能与人体调节功能障碍、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有关,从而为致病因子特别是癌症入侵开了方便之门。故有“寿眉”者特别是寿眉呈丛状或束状分布的,务必及时就医,以便及早发现隐患,及早清除。

夜尿增多须当心

所谓夜尿多,是指夜间排尿次数增多且尿量增大,胜过白天,显示你很可能患上了糖尿病。此时去医院做一次血糖检测绝对必要。

如果你原来患有高血压,夜尿增多常揭示肾脏功能受损害。

另外,急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癌、直肠癌等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的征候。

运动头痛查心脏

王先生与王太太退休后经常在一起打羽毛球,夫妻搭档还参加过市里的不少比赛,儿女们都很为有这样健康的父母而高兴,谁知有一天,不幸突然降临。

这天夫妻俩照常去比赛,王先生刚把球发出,就“扑通”一声仰面倒地,昏迷不醒,送入医院为时已晚,死于心脏病突发。

王太太十分悲痛,且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先生除了平时运动时诉说过头痛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不适的反应,怎么突然就撒手归西了呢?

医生告诉她,运动时感到头痛,休息后恢复正常,很可能说明他患有心脏病。据英国学者报告,少数心脏病人在心脏病发作时感觉不到胸部有任何异常,头部却会出现种种不适,如头痛等。故有此种情况者莫忘了去医院心脏科检查。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面对艾滋病,安全套绝对安全吗

上一篇:

警惕肿瘤“铁三角”恶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