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通络学说在疼痛中的应用

2019-07-08 20:31:12浏览:3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络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各种病理变化的实质为不通,故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常用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应用理

络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各种病理变化的实质为“不通”,故“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常用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应用理气通络、解痉通络、活血通络、通腑通络、祛邪通络、补虚通络诸法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多有较好疗效。

理气通络

络气包括运行经络之络的气和脉络之络中与血伴行的气。络气郁滞,包括两种络气的输布运行障碍和升降出入之气机失常。此期主要是络管的功能性病变,其特征是以胀痛为主,呈走窜性。络气郁滞多见肝经病变,如胁胀痛、乳房胀痛、阴部疼痛。络气郁滞在心见胸痛,郁滞在胃可见脘痛,郁滞在腹部多见腹痛。临床治疗多选四逆散、逍遥散加减等。多在舒肝理气的基础上酌加通络之药。

解痉通络

痉挛多因寒引起,“寒主收引”。如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多以芍药甘草酸甘解痉;胃肠痉挛,多以良附丸(汤)温通解痉;头痛头晕,类似脑血管痉挛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选解痉舒络的自拟方天麻钩藤芍药汤治疗。因此,络脉痉挛性疼痛治疗大法是解痉通络。

活血通络

络脉瘀阻,是指经脉病变呈现器质性病变的病理阶段。瘀阻四肢经络,多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周身痛,可选身痛逐瘀汤治疗;瘀阻心络、脑络,可见胸痛头晕,可选通心络胶囊治疗;瘀阻肝络,可选活血化淤药加地鳖虫、水蛭、炮山甲等药治疗。因此,络脉瘀阻性疼痛治疗大法是活血通络。

通腑通络

邪滞腑络,是指邪滞腑中、络运不通引起的腹痛,如便秘之腹胀痛、胆囊胆结石之右上腹疼痛、胰腺炎之中上腹或左上腹痛、阑尾炎之右下腹疼痛、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肛门隐窝炎性肛周疼痛,其治疗思路皆以通降为顺,如麻子仁丸、六磨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方中皆选通下之大黄为主药。腑通邪去络易通,络通则痛减。治疗此类腑气不通性痛病,按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选通腑通络药每有较好疗效。

祛邪通络

邪滞肌肉、关节、筋骨,可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中医称痹证。西医称风湿或类风湿病。按中医辨证而言,不论是寒痹、热痹、湿痹、风痹、顽痹,皆以“宣通”为治疗大法。宣以祛邪,通以通络,在宣散病邪的主方中可入虫蚁等药效果更好。

补虚通络

络虚不荣,是指络中气血阴阳不足,脏腑组织失荣失养的病理变化,也包括络脉自身虚而失滋的病变。如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既可致心血瘀阻,见胸部痛、气促、心悸,又可致肺络瘀阻的胸痛、咳嗽。临床治疗皆以益气通脉为大法。同样,虚痹之痛,可选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受寒之肌络之痛,可选当归四逆汤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为何补益药需煎煮久些

上一篇:

丘疹性荨麻疹的中医辨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