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药注射剂寒凉莫乱用

2019-07-08 21:42:45浏览:57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对寒症感冒非但疗效不好,还有不良后果时下,不少医院或个体诊所的医生,不论中医西医,一见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全身

对寒症感冒非但疗效不好,还有不良后果

时下,不少医院或个体诊所的医生,不论中医西医,一见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等症状,便不管成人还是儿童,也不辨寒热阴阳,一律给予双黄连、清开灵、痰热清类中药注射剂输液,还常加用抗生素或激素,结果疗效非但不好,还易造成不良后果。

临床上,不少医生对寒凉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主要是不明白“表未解不可治里”的中医治疗原则,不懂得“滥用寒凉会伤阳气”这一基本中医常识。

寒症感冒用寒凉针剂

会加重症状

目前,治疗外感表证,最常用的就是清开灵、双黄连、穿琥宁、痰热清和鱼腥草等中药注射剂。其共同点均是性质寒凉,以寒凉之性来清患者实热或解热毒。一般用于发热等症状较重的流行感冒,或里热炽盛而无表证的阳明实热证。依据中医理论,只有在出现阳明病症状时才能使用清法,而外感表寒实证如误用清热解毒药,不仅可使表寒郁闭,发热、咳嗽、头身疼痛、咽喉不利等症状更甚,而且可引邪深入三阴,以至发生变证。

用药后病情加重时,多数医者不知道是误用药物而引起,仍认为是病情自然进展而加重。有时出现了严重的寒战高热,甚至神昏休克,也多把原因归咎于病人的体质不适应,亦不认为是未辨证而盲目用药所致。

感冒系外感病证,中医将其分为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和体虚证等多种证型。又分普通感冒、时行感冒。由于目前阳虚体质者颇为多见,如老年人年高体虚或久有慢性疾病者,元阳素亏;中年人社会应激事件增多,如工作紧张、竞争激烈、夜生活无序、嗜烟好酒不良生活方式等,皆可导致阳气亏损,因此阳虚感冒者常见。阳虚感冒基本上是以阴寒之证为主的。这类外感大多不适合用寒凉针剂。若误用寒凉中药注射剂静滴,则弊多利少。

有些虽暂时减轻了症状,但多是激素一时的效果,药性寒凉伤阳,又加之激素损伤肾阳,阳气多重损伤,机体免疫机能被严重损害,最终导致日后多病,或出现变证,或疾病复杂多变,迁延难愈。还有些静滴多日,病情无明显好转,且缠绵、经久不愈,或用药后出现病情加重。

出现上述情况,多数并不是中药注射剂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不是中药针剂疗效不好,其原因多在于医生临证不遵中医医理,不明确辨证而滥用的结果。

用药时应注意

保护阳气

人体的生命机能活动离不开阳气的主导。在临证中对于保护阳气的重要性应当引起医生高度重视,处方用药应明辨阴阳,处处注意不要伤阳。特别是老人和小儿,滥用寒凉,阳气一伤,病即加重。损伤心阳,则心气不足,而致心悸气短,胸闷心痛,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多见之;损伤脾阳,则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中脘泠痛,恶心呕吐,纳少腹胀,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小儿患者多见之;损伤肾阳,则命门火衰,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开阖不利,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多见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样定留针时间

上一篇:

推拿手法之单式手法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