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面痛的刮痧疗法

2019-07-08 22:04:50浏览:75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面部疼痛主要是由于三叉神经痛引起。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短暂的,阵发性的,闪电样的剧痛。三叉神经分为眼支

面部疼痛主要是由于三叉神经痛引起。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短暂的,阵发性的,闪电样的剧痛。三叉神经分为眼支、上颌支及下颌支。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每次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每日可反复发作数次至数十次,间歇期可无症状,且无三叉神经器质性病变的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后者疼痛时间较持续,面部皮肤感觉障碍,且有原发病可查。发作时病人常紧按病侧面部或用力擦面部减轻疼痛,可致局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有的在发作时不断作咀嚼动作,严重者可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所以又称“痛性抽搐”。每次发作仅数秒钟至1~2分钟即骤然停止。间歇期正常。发作可由一日数次至一分钟多次。发作呈周期性,持续数周,可自行缓解数月或更长。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隔期较长。随病程进展,缓解期Et渐缩短。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疼痛突然发生,呈阵发性电击样疼痛,如撕裂、针刺火灼一样,患者极难忍受,每次疼痛时间短,但反复发作,疼痛部位以面颊、上下颌部为多。

(二)治法

(1)选穴三叉神经第一支痛:阳白、攒竹、太阳、颊车、列缺。

三叉神经第二支痛:四白、巨髎、合谷。

三叉神经第三支痛:下关、颊车、大迎、承浆、合谷、侠溪。(见图2-14-1、图2-14-2、图2-14-3、图2-14-4)

(2)定位阳白: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攒竹: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太阳: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四白: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巨髎:巨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大迎:人体大迎穴位于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承浆: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侠溪:在第四、第五趾缝问,当趾蹼缘的上方纹头处取穴。

(3)刮拭顺序三叉神经第一支痛:先刮阳白,再点揉攒竹、太阳、颊车,最后刮列缺穴。三叉神经第二支痛:先点揉四白,再点揉巨髂,最后刮合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支气管炎针灸方法

上一篇:

“捏脊”疗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