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馆教你养生 五精气保健康

2019-07-09 12:44:58浏览:3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导读:中医,注重养气,气量、气场、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体平衡和稳定的一个状态。那么,中医养气有哪些秘方呢?下

养生之道网导读:中医,注重养气,气量、气场、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体平衡和稳定的一个状态。那么,中医养气有哪些秘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是摄神养气

培养浩然之气,排除声色犬马等欲望,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一些贪官以权换钱,让贪欲牵着鼻子走,大肆贪污收受贿赂。原以为钱多了生活会怡然自得,实际上却常有惶惶之感,生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遭受查处,使自己经常处于极度紧张状况,以致贪欲伤神损寿,最终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提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所欲,皆得所愿。”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心安自得,“病安从来”。

二是安静通气

在人生中静坐是息心法,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

每天白天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三是平和心气

中医认为,喜则伤心而气散,怒则伤肝而气上,思则伤脾而气郁,忧则伤肺而气结,恐则伤肾而气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更应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自我排遣,淡化得失恩怨,处理好人际关系。心平气和自生百福,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而心浮气躁每生百殃,有损健康。

四是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肠胃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有“宽胃养气”之说,他在贬居黄州期间,“节制饮食,少食酒肉。用时雨沏茶煮药,饮用井水泉水;吃韭姜蜜粥,吃石菖蒲,宽胃养气”。

五是长啸舒气

“仰天长啸”多为情绪高昂、意气风发的神态,或排遣郁闷,或抒发情感以明志。

三国时期曹植的《美女篇》就有“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岳飞的《满江红》中亦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名句,用长啸以抒发情志。现代研究发现,长啸时可抒发情志,对鼻喉胸腹起按摩和刺激作用。

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或在空旷广场仰天长啸,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中医养生 “精气神”是关键

养精从肾入手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是生命之根本。陈廷生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精”分两部分,一是“受之于父母”,遗传而来的先天之精,二是靠脾胃等脏腑汲取饮食精华的“后天之精”,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精,主要都藏在肾里,即肾精。

人处于健康状态时,能表现出肾精充足。“比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路步伐有力,腰背挺拔,皮肤光滑、红润,这就是肾精足的体现。

如果肾虚,首先表现是腰膝酸软、腰驼背屈,也就是肾主骨的功能差了。”他表示,肾精不足还会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如“肺主皮毛”,肾虚导致肺不纳气,皮肤就没光泽,面色灰暗。这样,整个人看上去就会没精神。

保护肾就是保护“五脏之母”

除了精之外,气和神也十分重要。

专家表示,“气”的根本也藏在五脏之母“肾”中,称之为元气。肾气足的人,说话有力,思维敏捷,能胜任社会工作和家务劳动,而肾虚的人往往爱叹气,觉得疲惫,对很多事没兴趣,白天没精神,晚上睡觉失眠、多梦、夜尿多。如果这时能从补肾元入手,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总结:综上所述,空闲的时候,养养精气神,可以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还会使大脑和身体得到全方位的放松。精气神足了,就会发现做什么事都会特别来劲,就会有动力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中药泡脚足疗方 帮你解决身体不适

上一篇:

让你患上胃癌的5大习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