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从生活点滴做起,防治H7N9禽流感病毒

2019-07-09 13:23:16浏览:4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相信大家已经听过不少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报道了,这些传播性的病毒虽然可怕,但是人们还是可以从生活做起来防治被传染的风险。
相信大家已经听过不少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报道了,这些传播性的病毒虽然可怕,但是人们还是可以从生活做起来防治被传染的风险。

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目前尚未纳入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国内外也没有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禽流感病毒怎样传播?禽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如何杀灭禽流感病毒 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很容易杀灭。以下方法均可杀灭禽流感病毒:

①常用消毒剂可将其灭活: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②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禽流感病毒在65°C加热30min或煮沸状态下2min以上可灭活。单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

③病毒在阳光直射下会失去活性: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平时衣物多晒太阳是预防禽流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因此,H7N9目前虽然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防治,但是只要我们注意上述的一些防治方法,注意卫生,多锻炼身体,补充营养,注意休息,很多病毒都可以远离我们。


专家声音:“没有发现有人传染,不等于就证实他不可能传染,现在根据我们今天的学术会议的讨论,还在变化,所以它这个变化,所以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东西常常像SARS,早期传染性也不强,后来就传染性强了也有这个规律,所以这个东西,你不能够现在去预料说它不可能人传人所以我们这个东西要紧密地追踪跟观察。”钟南山在接受《面对面》采访如是说。

疫情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大家应该保持冷静健康的心态,绝不能掉以轻心。从2003年的非典,到后来的H5N1禽流感,再到今天的H7N9禽流感,新型的病毒与人类之间的斗争从未轻易停止,值得欣喜的是在这些前车之鉴的面前,我们已经在风雨中逐步学会了如何去沉着应对。那么关注疫情的同时,我们如何从生活细节中保护好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呢?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介绍:目前,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

6、经常开窗换气,定期用消毒液进行室内消毒,尤其是对厨具进行高温消毒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巧按穴位治疗咳嗽与哮喘

上一篇:

治疗颈椎病“非常之道”——刮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