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刮痧治疗5种常见疾病

2019-07-09 18:41:58浏览:1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导读:感冒、头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刮痧是一种既经济又健康的保健方法。通过简简单单的刮痧就能够治疗这一些常见疾病。
养生导读:感冒、头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刮痧是一种既经济又健康的保健方法。通过简简单单的刮痧就能够治疗这一些常见疾病。下面,请耐心听养生之道网小编详解。

刮痧治疗头痛
一、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感冒、高血压、颈椎病、发热性疾病、颅内、五官等疾病均可导致。多为风邪袭入经络,肝阳上亢,气血亏损以及淤血阻络。神经性头痛系长期焦虑、紧张和疲劳;偏头痛是颅脑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痛往往伴随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经络刮痧:
头部:以头顶(督脉: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神庭穴)、至后后发际边凹处(膀胱经:天柱穴)、左、右刮拭(至太阳穴);
肩部:双侧肩周部(从上向下至肩井穴);
上肢:双外侧(大肠经:从合谷穴向上至肩部);疼痛重者加阿是穴(痛处)。二、高热
可见于多种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发热在38c左右或以上者,主要表现为体温高,怕冷、咳嗽、面赤、烦躁不安等。阴虚症多引发。

刮痧治疗高热
经络刮痧:
头部:两眉间(任脉:印堂穴),鼻下(督脉:人中穴),十指尖(十宣)放血;
颈部:颈椎下第七棘突下(督脉:大椎穴)、肺腧;
背部:脊椎两侧(督脉--华佗夹脊穴),第二胸椎旁开两指(膀胱经:风门穴);
上肢:手臂外侧屈肘处:(大肠经:曲池穴),左右手拇、食指交叉拇指尖处(大肠经:合谷)。三、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表现为: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臂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症状,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刮痧治疗肩周炎刮痧部位: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穴
肩背部:肩井、天宗穴
胸部:中府、云门、缺盆穴
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穴
下肢部:足三里、条口穴四、疲劳综合症
饮食不周,睡眠不足,体力消耗过多,身体长期劳累;烦躁,抑郁,心理压力过大引发的身心疲惫症状。无器质性病变的亚健康状态。

刮痧治疗亚健康
经络刮痧:
头部:以头顶(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后(至天柱穴)、左、右刮拭(分别至太阳、风池穴);
肩部:双侧肩周部(从上向下至肩井穴);
背部:胸椎、腰椎及两侧(督脉、膀胱经);
足部:足跗外侧:(膀胱经:京骨穴) 。五、感冒
感冒是呼吸道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卫外功能减弱而导致风寒、风热、暑湿外感。常见有头痛、四肢酸痛、发热、畏寒、乏力、鼻塞、流涕、咳嗽。部分患者还伴有食欲差、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刮痧治疗感冒
经络刮痧:
头部:以头顶(督脉: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神庭穴)、后至枕骨凹处(胆经:风池穴)、左、右刮拭(至太阳穴);
胸部:(咳嗽)--由内而外(任脉:天突至中府穴);
腹部:(呕吐)--肚脐上4寸(任脉:中腕),
小腿外侧:(胃经:足三里穴);
颈部:(发热)——第七脊椎处(督脉:大椎穴),屈肘直角横纹外(大肠经:曲池穴);脊椎:(发烧)——脊椎两侧(督脉--华佗夹脊穴),第二胸椎旁开两指(膀胱经:风门穴);
手臂:(鼻塞)——手腕横纹桡内侧上7寸处(肺经:孔最穴),点按鼻翼外凹处(大肠经:迎香穴)。

本文由养生之道网(www.ys137.com)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20-84115797。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什么东西最补肾 补肾需分清阳虚和阴虚

上一篇:

夏季脚气重 快用治脚气偏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