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雄激素壮阳有风险

2018-12-10 16:22:44浏览:75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补充雄激素只对一小部分因为内分泌因素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疗效,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怀疑或确诊前列腺癌的
●补充雄激素只对一小部分因为内分泌因素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疗效,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怀疑或确诊前列腺癌的病人绝对禁止补充雄激素

  生活实例

  老唐今年60岁。最近一年多来,他觉得性生活时阴茎勃起能力变差了:勃起显得迟缓,且硬度也不如从前。虽然还不至于影响性生活,但是明显感到“今不如昔”。为此,老唐一有空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他看到资料上介绍,男性到中老年后,体内雄激素水平会逐年下降。他估计了一下,到自己这个年龄,雄激素水平应该比较低。既然如此,何不补充点雄激素呢?于是,老唐就到一家医院挂了号,并在门诊直接提出了要求:“医生,帮我开点雄激素好吗?”

  雄激素或会促进前列腺癌生长

  像老唐这样想通过补充雄激素“壮阳”的患者很常见。究其原因,可能是过去对“荷尔蒙(雄激素)”与性的联系宣传很多,让人误以为补充“荷尔蒙”就能提高性功能。其实,补充雄激素只对一小部分因为内分泌因素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疗效,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但是,很多人依然对补充雄激素非常迷信,认为这么做即使无效,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先必须看看补充雄激素对男性特有的器官前列腺会产生哪些影响。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中的常见病。对其增生原因的研究认为,这与前列腺组织内一种称为双氢睾酮的物质增多有关,前列腺增生是大量双氢睾酮直接刺激的结果。而双氢睾酮是由雄激素转化而来的;一旦雄激素数量增多,双氢睾酮也会增多。显然,补充雄激素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是起“反作用”的。

  另一方面,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医学文献中一再提到,外源性雄激素的摄入,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所谓外源性雄激素,指的就是雄激素类药物。调查发现,早年已经切除双侧睾丸的太监,从未见到有前列腺癌发生;反之,某些为提高运动成绩违禁服用合成类固醇(雄激素类药物)的运动员,罹患前列腺癌的概率增加。最具有说服力的是,采用抗雄激素的治疗方法,例如将双侧睾丸切除、使用抗雄激素类药物等,对前列腺癌的疗效挺不错。因此,补充雄激素一定要考虑前列腺癌方面的风险。

  此外,不当地补充雄激素,会对人体新陈代谢、心血管和肝脏等器官造成不良影响。总之,雄激素类药物并非保健品,不能随便使用。

  独一无二的调查:雄激素与前列腺关系密切

  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等曾在1960年发表报道称:医务工作者调查了当时还在世的26名太监,被调查者当时的年龄在41~65岁,且在10~26岁时双侧睾丸被切除。医生通过肛门直肠指检的方法检查他们的前列腺,结果发现21个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其余5人前列腺也明显萎缩。睾丸切除意味着人体内绝大部分的雄激素(睾酮)没有了。这个国际上独一无二的报道生动地告诉我们,男性体内失去雄激素,前列腺不但不会像正常男性那样可能发生增生,相反却会萎缩到几乎消失的程度,足见前列腺与雄激素休戚相关。

  小贴士:雄激素“壮阳”必须遵守五原则

  1.若没有发生真正意义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不能采取雄激素治疗。

  2.确实有勃起功能障碍时,要查明原因;凡检测体内雄激素水平仍正常者,也不要使用雄激素。

  3.即使有勃起功能障碍,又查明体内雄激素水平确实有下降,一般也只主张短期、低剂量补充雄激素,不宜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万一需要大剂量或长期用药,一定要对前列腺的状况做跟踪监测。

  4.怀疑或确诊前列腺增生症者不宜使用。

  5.怀疑或确诊前列腺癌的病人绝对禁忌使用。

  女性避孕的方法有很多,但由于产后多数妈妈要哺乳,有些避孕方法不能使用,如口服避孕药等。对于生育后的妇女来说,“放环”是长期避孕的首选方法。“环”的学名为宫内节育器,将其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官腔内,可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药物作用杀精、毒胚和干扰着床,达到避孕目的。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措施,不抑制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一般也不影响生育能力,当避孕者需要生育时将“环”取出就可以恢复生育能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减肥能否成功?看社交媒体发帖情况或可知

上一篇:

边健身边游塞纳河,这样的健身馆你心动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