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灸之要 气至而有效

2018-12-10 20:47:48浏览:3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记者刘燕玲   最近,由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的“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种在灸态、灸位

本报记者 刘燕玲 
 
  最近,由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的“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种在灸态、灸位、灸法、灸量方面源于传统艾灸又不同于传统艾灸的全新技术,也被称为“江西灸”。

  以陈日新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近20年的深入研究,在灸疗上取得了新的进展。首先,课题组发现了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6种奇特的灸疗现象,总结出了5条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灸疗新规律:有关灸疗现象的普遍性、腧穴部位的动态性、分布证候的相关性、发动感传的高效性、红外特征的客观性。尤为重要的是,发现了腧穴存在开放与关闭状态,在开放时施灸疗效突出,并由此确立了“辨敏施灸”的新治则。课题组还创立了腧穴热敏悬灸新疗法,提出与验证了“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的新理论,大大丰富了传统灸疗理论的内涵,并大幅提高了临床疗效。

  课题组研究的新灸法通过辨识腧穴开放程度,以特定的艾灸方法高效激发经脉感传,力求达到气至病所,从而开通经络治疗疾病,同时,做到施灸部位科学化、施灸剂量个体化。新灸法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阳痿、便秘、痛经、盆腔炎、面瘫、颈椎病、偏头疼、骨性关节炎等疾病辨敏施灸,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降低了费用。目前,课题组已基本掌握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的20余种疾病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规律。目前,新灸法已被列为江西省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27个省市的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课题组的新灸法研究还在逐步深入,近期又中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治未病”相关科研课题“艾灸预防中风”。“艾灸可以阻断中风过程!”陈日新肯定地说。他介绍,这样说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古文献对此已有记载,如《金匮要略》“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等。临床上已有小样本报告,艾灸对中风高危人群有逆转作用。另外,课题组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发现,采用“热敏灸”对中风先兆症进行干预,能激发经气运行,疏通经络,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对此类患者进行红外热断层扫描即能发现,患者督脉区及相关经脉和特定穴位有特征性的早期功能改变,而及时介入针灸干预措施,即可有效逆转这种病理改变,从而达到中风病不发、少发、轻发、缓发的目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热毒上攻 治法不同

上一篇:

百病从肝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