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肿瘤郁证 穴位敷贴干预

2018-12-10 21:47:19浏览:6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恶性肿瘤患者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可导致抑郁状态。随着肿瘤病因学心理因素致病的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状态

  恶性肿瘤患者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可导致抑郁状态。随着肿瘤病因学心理因素致病的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状态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笔者以扶脾抑肝法穴位敷贴进行恶性肿瘤抑郁状态干预研究,疗效满意。

  阴阳相配除抑郁

  抑郁可以归属于祖国医学“郁证”的范畴,临床上西医常以抗抑郁治疗为主,给予抗抑郁药物或心理干预;中医则根据辨证分型,多使用中药复方, 如温胆类、解郁类及中西药合用改善抑郁表现。笔者根据五行生克规律,针对肿瘤患者郁证的病机关键肝、脾、心三脏受累,五脏气机失和,阴阳气血失调,立扶脾抑肝为法,选择以成品药麝香虎骨膏穴位敷贴干预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作用、经络的放大效应和中药的药理功效作用,避免了肿瘤患者增加内服药物的负担及其相伴产生的毒副反应和耐药,从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针灸腧穴治病的优势,发挥了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临床选取主穴双侧肺俞、足三里及阳陵泉,一反传统治疗郁证阴经取穴的习惯,根据经络之间表里关系及经络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的特点选择了阳经取穴(与肝、脾、肾三阴经相表里的胆、胃、膀胱三阳经的腧穴)。足少阳胆经所主病候“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主治肝胆病;足阳明胃经所主病候“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闻木声则惕然而惊……甚则上高而歌,弃衣而走……”主治胃肠病、神志病;足太阳膀胱经所主病候“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主治五官、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三经络效应相合达到解除抑郁状态的效果。

  取穴肺俞考虑“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百脉朝会于肺,外受邪气,肺脏首当其冲,外有所触,则情有所变,内有所动,固护卫气,可防止外邪侵袭间接影响情志变化。同时肺脾同属太阴经,脉气相通,取肺俞意在脾肺双补,使“治节出焉”。取穴足三里,意在“扶脾”,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 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又是筋会所在,应“抑肝”清利肝胆,舒筋利节。

  肝气郁结者,配期门穴以清利肝胆;痰气郁结者,配丰隆穴以化痰湿、清神志;气郁化火者,配外关穴以清热解表、通经活络;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以调理心脾;肝肾亏虚者,配三阴交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

  辛散通络助药力

  敷贴麝香虎骨膏使用方便,消炎止痛。其主药麝香性温,味辛,归心、脾二经,可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冰片味辛苦,性凉,归心、胆、肺经,二者芳香辛散走窜以开窍解郁。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取其疏肝行气之功。诸药相配辛散通络利于透皮吸收保证效果。

  笔者发现,抑郁状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甚至贯穿于整个病程。恶性肿瘤是生理-心理“共病”的一种疾病,抑郁状态严重影响着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扶脾抑肝法穴位敷贴干预治疗恶性肿瘤抑郁状态操作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是有效、无创的治疗肿瘤伴抑郁状态的新方法,可以作为肿瘤患者持续稳定心理干预的中医治疗手段之一,其相关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中医系列疗法可有效治疗肾病

上一篇:

疗折肱首选中医手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