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治卵巢早衰重在补肾活血

2018-12-10 21:50:01浏览:2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由于日渐加重的社会工作压力,一些现代女性过早出现月经量少、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等症状,常伴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情绪
由于日渐加重的社会工作压力,一些现代女性过早出现月经量少、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等症状,常伴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情绪波动、白带减少、性欲低下、阴部干燥等类更年期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其卵巢功能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中医认为肾虚为该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多个证型进行治疗。


  卵巢早衰是指40岁之前月经停闭,伴见围绝经期症候,并有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大于40U/L,雌二醇水平小于73.2pmol/L。如今由于日渐加重的社会工作压力,一些现代女性过早出现月经量少、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等症状,常伴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情绪波动、白带减少、性欲低下、阴部干燥等类更年期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其卵巢功能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如不及早治疗,可能发展成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从月经经量、周期的改变(如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等早期症状)开始直至卵巢功能衰竭的出现,大约需要1~6年。中医药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治已病,而且更体现于“治未病”的防治思想。

  未至七七经先闭

  卵巢早衰者虽年未至七七,但已出现闭经、潮热汗出、腰膝酸软等“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的症状,即“天癸早竭”。肾阴不足,阴亏血少,胞宫失于濡养,天癸不足,冲任血虚,经水渐断,肾阳匮乏,不能温化肾精以成天癸,胞宫失于温养,冲任气血不通,月水难至;肾精不足,天癸难充,胞宫失养,冲任失畅,月经的化源亏乏。故中医多认为肾虚为该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外感风寒、湿、热、虫毒,房劳产伤、饮食失节等外邪致邪客胞络,留而不去,将产生因实致血瘀的病理改变。不论因“虚”失荣或因“实”壅塞,最终均可瘀阻胞络,出现正虚邪实、病势胶着的病理状态,这正是病势缠绵难愈的根源所在。

  衰老也存在血瘀的致病过程,其表现为极度疲劳感,低位腰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烦躁、易激动、抑郁、夜寐梦扰、疲惫、乏力,常有头痛、心前区闷胀不适、心悸,与本病的临床表现相符合。由此可见,卵巢早衰的发生以肾虚为基本病机,心、肝、脾气之郁和心、脾之虚促进疾病进一步发展,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最终导致脉络阻滞,病势缠绵难愈。

  活血助补肾之功

  肾为天癸之源,先天之本,本着治病必求于本,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补肾益气、培元固本、调理冲任。肾气旺盛,肾精充足,冲任充养,血海满溢,则经血依月而至。维持卵巢功能的正常,除需肾气盛以外,还需要气血旺。任通冲盛,卵巢血运丰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虚则无以不滞”,故在补气养血的同时,加以活血通经、补血活血,补中兼行以利气血、通冲任,使“血脉循流,病不得生”。

  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肝肾阴虚血瘀、脾肾阳虚血瘀、血枯血瘀等证型,在治疗上常以补肾活血为根本,以党参、黄芪、当归、丹参、熟地益气活血及补血滋阴,巴戟、仙灵脾、菟丝子、覆盘子补肾益精,常辅香附、川楝子以疏肝,辅炒淮山药、炒白术来健脾,以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胎儿最怕妈妈的哪些行为?

上一篇:

宝宝喝完奶别倒头就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