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控制血尿酸防痛风性肾病

2018-12-11 14:41:25浏览: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痛风性肾病是痛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痛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控制血尿酸是预防痛风性肾病的前提,患者应使用有效的降血尿酸
痛风性肾病是痛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痛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控制血尿酸是预防痛风性肾病的前提,患者应使用有效的降血尿酸药物,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降血尿酸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另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本类药物适用于高尿酸血症期及发作间歇期、慢性期。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副作用有发热、皮疹、胃肠道刺激等。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碱化尿液。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目前仅有别嘌醇这一种。该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因而可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血及尿中尿酸水平。它的副作用有发热、胃肠道刺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损害等。因此,服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高血压可造成或加重肾损害,而痛风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所以痛风伴有血压增高者要严格控制血压。可选择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福辛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如缬沙坦、氯沙坦、伊贝沙坦、厄贝沙坦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肾小球囊内压,减少尿蛋白,防止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降压的同时,也有抑制肾小球远曲小管重吸收尿酸而促进其排泄的作用。

  痛风性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硝苯地平、复方利血平、青霉素、普萘洛尔等)、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小剂量阿司匹林、烟酸等。患者还应避免促进尿酸盐形成结晶的诱因,如着凉、过劳、紧张等,穿鞋要舒适,避免关节受伤。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并发症防治仍不足

上一篇:

神经内分泌肿瘤变化多样应警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