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病因: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2018-12-11 15:09:36浏览:3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糖尿病病因: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在调节人体葡萄糖稳态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胰岛素分泌太少或者时间滞后都会
糖尿病病因: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在调节人体葡萄糖稳态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胰岛素分泌太少或者时间滞后都会导致高血糖,而出现糖尿病症状。  可是2型糖尿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胰岛素抵抗。以前我们说过,胰岛素就是打开细胞转运葡萄糖大门的钥匙,可是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出现之后,这把钥匙就不太好用了,门打不开,葡萄糖堆在血液里无法进入细胞,最终也会造成持续的高血糖,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一般通过以下三种相互紧密联系的机制发挥调节血糖的功能:  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  刺激肝脏和胃肠道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  踧踖外周组织(主要是肌肉、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  可很多人天每天都在说胰岛素抵抗  那胰岛素抵抗究竟发生在哪儿呢?  科学研究表明,在我们摄入或者注射葡萄糖之后,在正常人体内:  75%的葡萄糖被肌肉细胞吸收,被合成为肌糖原储存。肌糖原一般不会释放到血液中,仅供肌肉组织在运动中消耗,不会升高血糖。  20%左右的葡萄糖被肝细胞吸收,被合成为肝糖原。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低的时候,会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糖浓度平稳。  2~3%的葡萄糖被脂肪组织吸收  也就是说,由胰岛素抵抗引发的高血糖,主要的引发部位就是肌肉、肝脏和脂肪细胞。目标再精确一点的话,胰岛素抵抗完全是有肌肉细胞(吸收太少)和肝细胞(吸收太少而释放太多)引起的。  我们一个一个地说  一、肝脏葡萄糖的产生  先看看简单情况--空腹  在健康个体的空腹状态下,肝脏葡萄糖的生产速率为每分钟2毫克/千克体重左右,因为大脑和神经组织只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所以肝脏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至关重要,不能太低,否则一会就头晕目眩不能工作;也不能太高,会高血糖。所以胰岛素第一个作用就出现了,它能和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然后抑制肝细胞的葡萄糖生产。  如果肝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不能有效感知胰岛素的信号,那会出现什么呢?  空腹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就是肝细胞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其空腹基础肝脏葡萄糖产生速率增加了0.5,也就是每分钟2.5毫克/千克体重左右,别小看这一点点,持续产生一个小时,你的血糖就跟过山车似得:  所以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吃饭之后呢?  当进食之后,食物中的葡萄糖大量被摄入血液,这时候血糖波峰来临,不需要肝脏再产出葡萄糖了,胰岛素会抑制肝脏的葡萄糖输出,防止肝脏葡萄糖产生和食物葡萄糖峰叠加。同时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以降低血糖。  如果这时候肝细胞不能有效感知胰岛素信号,一方面结果就是肝细胞仍然自顾自地生产葡萄糖,和食物中的葡萄糖叠加在一起,导致显著的高血糖。另一方面就是肝脏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血糖浓度迟迟降不下来。  高血糖反过来再加剧肝细胞胰岛素抵抗,进入恶性循环。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肝脏哪里来的这么多葡萄糖?明明只吸收了食物中很小的一部分!!  其实肝脏中葡萄糖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储存的肝糖原  糖异生作用(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的过程。)  而且多数研究认为肝糖异生增加是导致糖尿病人肝脏葡萄糖产生过多的主要原因。导致肝糖异生增加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胰高血糖素增多、糖异生原料如乳酸、丙氨酸等增多、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加等等。  那有办法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吗?  当然,糖尿病药物中就有许多都有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的,比如二甲双胍等等。  总之,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结果就是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的少了,但是产出的更加多了,然后我们的血糖浓度更高了。  二、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  前文中说了食物中75%的葡萄糖都被肌肉细胞吃掉了,所以肌肉才是消耗葡萄糖、降低血糖的大户。如果肌肉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不再能有效接受胰岛素的信号的话,葡萄糖洪峰越来越高,这将是灾难性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肌肉组织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大幅度下降。不仅如此,就算在高血糖的促使下有葡萄糖进入细胞之中,这些葡萄糖也没有被合成肌糖原储存起来。而是被转化为乳糖释放入血液,重新进入肝脏后被合成为肝糖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乳酸循环,这些乳酸作为糖异生的原料,大大增加了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胰岛素抵抗总体看来:  空腹状态---肝脏是抵抗的主要部位,表现为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过少;且肝脏葡萄糖输出过多。  进食状态---机体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处理速度降低。特别是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受损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重要致病因素,仅次于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障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安全注射胰岛素的三部曲

上一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出现什么症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