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闫 龑)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文件提出,充分利用二级助产机构资源,在分娩密度较高地区扩充产科床位,各助产机构在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对产科医师、儿科医师、助产士等给予政策倾斜,加大产科床位及助产人员配置比例。
据介绍,今年2月,北京市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高龄、剖宫产再孕、妊娠合并症等高危孕妇数量明显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市单独两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为23932例和21965例。按照已通过单独两孩审批(已办证)的育龄妇女年龄段分析,31岁~35岁者达12372名,比例最高,占56.3%。与此同时,产前筛查、产前诊断、辅助生殖等技术需求也明显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三级助产机构建档和床位紧张的状况。
该市要求,助产机构要明确属地管理;各区县重视高危孕产妇抢救中存在的用血问题,强化血液协调管理;已通过批准的产前诊断机构要加强人员配备、加大设施建设、及时更新设备,确保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申报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
《意见》还提出,要及时公布经批准开展助产技术、产前筛查技术的医疗机构名单;动态公布孕产妇保健建册(卡)和产科床位使用情况,引导群众有序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