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专家提醒】湖南:儿童医院展出70件气管异物,五年内收治此类患儿三千多例

2018-12-11 18:42:32浏览:10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内,前来参展的人群络绎不绝 群众惊呼:“实在是触目惊心”支气管取出来的异物竟是文具零件 健康报网讯(倪丹

                                      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内,前来参展的人群络绎不绝



                               群众惊呼:“实在是触目惊心”


                                     支气管取出来的异物竟是文具零件


     健康报网讯(倪丹 李奇 刘菊秀 姚玥)
8月25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内,70件从儿童气管中取出的异物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金属环、圆珠笔帽、钢丝弹簧、瓜子、口哨……标本品种之繁多,围观群众惊呼“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这已是该院连续第三年举办气管异物实物展。
    每年节假日前后都是儿童气管异物等意外伤害的高发期,食物及小件物品误吸入呼吸道的病例会较平时成倍增多,以往湖南省儿童医院假期曾创下单日收治8例儿童气管异物的纪录。据湖南省儿童医院五官科统计,从2006年1月到2011年7月底,近五年医院共收治呼吸道异物3228例,其中植物类2203例、动物类651例、金属类197例、化学类177例。统计结果还显示,这些卡在孩子气管里的异物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40%以上,排在第二的是瓜子,第三是豆类。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年龄最小的只有1个月(卡玉米糖),最大的11岁,集中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其中男孩占2/3,女孩占1/3。而呼吸道异物类型接诊的病例中,除花生、瓜子、豆类及带壳食物约占2/3外,其他特殊的如螺丝钉、带珠钢针、竹签、金属环、狗尾巴草、五角星、口哨、塑料贴图、鱼钩、发夹、苍耳球、拉链、长命锁、生物试验针也时有发生;学龄儿童所卡气管异物以圆珠笔帽、口哨多见。
    医院副院长、耳鼻喉科专家赵斯君教授介绍,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3岁以前的孩子磨牙还没有长好,而且咀嚼的功能也不是太好,他们的咳嗽、吞咽等自我保护反射还没有发育完全。”赵斯君提醒广大家长,“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又容易受外界的因素影响,嘴里如果嚼着花生米或者瓜子等情况下,如遇大人逗弄发笑、走路摔一跤等刺激,很容易一下子就把衣物呛到气管里。”当幼儿边吃边玩时,突然停止活动,开始哭闹并有阵发性高声呛咳、喘鸣以及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神志不清和昏迷等情况时,应怀疑气管异物。如果异物完全堵塞气管,超过4分钟便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常会留下失语、瘫痪等严重的后遗症。一旦发生异物误入呼吸道,应及时到有条件的专科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患儿窒息而死亡。对久治不愈的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等,应该请耳鼻喉科医师查看以排除是否有异物,以免耽误治疗。赵斯君介绍,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如果异物堵塞大气管,短时间内可发生死亡;异物落入小气管,患儿将长期咳嗽、发烧,间隔一段时间后出现反复肺炎、肺脓肿。  
  一旦幼儿发生气管异物,可立即向患儿口腔内伸进食指或牙刷柄之类的东西,直达咽部,刺激其咳嗽、呕吐,以利于异物排出;也可以采用海氏冲击法进行抢救,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抵在患儿脐部与剑突中间,向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借助肺部产生的气流冲击将异物排出。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要尽快送附近的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如果发生心脏停跳,要进行心肺复苏。
  
  为预防儿童气管异物,赵斯君特别提醒平时尤其要注意以下9件事情: 
  1、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带壳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类等;
  2、不要养成口含玩物的习惯,在孩子吃东西时,不要惊吓、逗弄或打骂孩子;
  3、食物应尽可能捣烂、碾碎;
  4、应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切不可把吃饭当作游戏,或边玩边吃;
  5、孩子哭闹时,切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米等坚果类食物;
  6、勿使小儿接触到生活垃圾,如纸片、碎鸡蛋皮等;
  7、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玩具,尽量不要给幼儿玩易拆卸成小块的玩具;
  8、小儿玩气球时应非常注意,决不可将气球碎片放在嘴上吸着玩;
  9、小学生应注意勿养成咬笔头、笔帽等的坏习惯。

  小贴士:儿童气管异物常见急救方法
  当孩子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千万别惊慌,首先应清除鼻腔内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但不要试图用手把气管内的异物挖出来,建议试用下列手法诱导异物排除:
  推压腹部法: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咯出。对大一点的孩子,可让其坐着或站着,抢救者站其身后,用两臂抱住患儿,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内放在患儿的脐与剑突的中点上,用另一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使劲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横膈抬起,压迫肺底,让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之从气管内向外冲出,迫使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出,但应注意不要按压中线两侧。
  拍打背法:立位急救时,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对卧位患儿,让患儿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部和大腿抵住患儿胸部,用掌根在其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地拍击,使异物排出。
  倒立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或让患儿俯卧在两腿间,头低足高,然后用手掌用力在患儿两肩胛间脊柱上连拍4次,若不见效,把患儿转成仰卧位,背贴在抢救者腿上,然后抢救者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向上向后挤压患儿上腹部,压后放松,反复进行,以助异物排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单肾巨脾娃施行门腔分流术

上一篇:

脑瘫儿康复做好六个基本动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