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心因性失忆:一场心理的博弈?

2018-12-11 20:45:13浏览:47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张艺谋新片《归来》中,男女主人公生死守望的爱情触动了观影者柔软的内心,电影院里一片抽泣声。笔者看后也泪奔如雨,但过后细思
张艺谋新片《归来》中,男女主人公“生死守望的爱情”触动了观影者柔软的内心,电影院里一片抽泣声。笔者看后也泪奔如雨,但过后细思,不禁要问:这个故事讲的仅仅是爱情吗?我深信绝没有这样简单。整部戏剧情节展开的基础是女主角患了一种叫做“心因性失忆”的疾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读的话,我们或许能解开片中的一些疑团。

  心因性失忆通常在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后发生,是机体动用了防御功能,将自己不能面对或不愿面对的事情“遗忘”,以保护自己免受痛苦的折磨。

  那么电影中造成女主人公冯婉瑜心理创伤的因素是什么?如果是如电影开头所交代,冯婉喻在火车站眼看丈夫被抓走,悲伤过度,那么应该是当时或不久发病,而不是两年后才发病。如果是因为“方师傅”对她进行了某种难以启齿的侵害,那么遗忘的应是与“方师傅”有关的事,但冯婉瑜忘记的是自己的丈夫,却能够清楚记得“方师傅”。关于病因的第三种假设是冯婉瑜长期和丈夫分居,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力和生活的苦难,导致精神崩溃。这也似乎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表现“文革”对人性的摧残,但笔者对此也不能苟同。

  心因性失忆是有选择性的,忘掉的是与造成心理创伤有关的事情,但当创伤因素消除后,或一些过去生活的场景再现,也可能会唤起失去的记忆。正如影片中张嘉译扮演的医生所说,这种心理创伤可以通过过去生活的情景再现来唤起记忆。可是,剧中陆焉识弹琴、从车站回来、一次次读信,无论他付出多少努力,冯婉瑜只记得丈夫的名字,却对近在眼前的陆焉识视若陌路。

  综上种种,笔者总觉得事有蹊跷,直至看了严歌苓的原著《陆犯焉识》,才恍然大悟,一切不解都有了答案。在原著中,陆焉识原来曾为逃脱婚姻羁绊而远赴欧洲留学,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而冯婉瑜是像个木偶一样被人塞进婚姻,新婚的丈夫甚至没有碰过她便弃她而去。还有比这样的抛弃对女人的伤害更严重的吗?尽管陆焉识后来迷途知返,回到婚姻中,两人还有了孩子,可那段被无视、被抛弃的过去是冯婉瑜无法面对的一个伤疤,只有遗忘,才能换来心灵的宁静,以及自己对圆满家庭的认同。而遗忘需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平静的生活中你无法突然发生遗忘,生活的重大变故却提供了契机。

  对冯婉瑜而言,因为遭受生活的苦难而患上了这样一种病,完全认不出那个曾经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但她却能满怀向往地等待着一个深爱自己的丈夫的归来,在满足自我想象的同时,她也扮演了一个忠贞不渝的妻子。对陆焉识而言,照顾患病的妻子,弥补自己年少轻狂时对她的伤害,终于可以不再因内疚而不安,他也因此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一个奇怪的病就这样让两个人都得到了平衡的生活。这两个人之间的较量,与其说是伤害与补偿,不如说是相互的救赎。而这种关系,比单纯因爱情而两相厮守还要牢不可破。

  尽管张艺谋只是截取了小说的最后一小部分,让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历经风雨、相互守望的温暖主题,但从小说原著中脱胎而出的人物却不能完全切割掉过去,他们思想感情的轨迹仍与原著一脉相承。他们从年轻一路走来,才有了今天的悲欢离合、情深意笃。(作者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透视“城市迷走族”

上一篇:

预防肾结石应该补足钙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