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囊息肉手术需谨慎

2018-12-11 21:53:48浏览:16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王悦华李非   通常临床上所称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PLG)。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 王悦华 李 非 
 
  通常临床上所称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PLG)。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PLG的检出数量日益增多,PLG已成为最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
  然而,对PLG应该如何治疗的问题,一直存在一些争论或分歧。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实际掌握的手术适应证比较宽松,如常把PLG直径是否大于8mm作为是否进行手术治疗的界限,并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列为首选方法等。而新近的研究表明,对胆囊功能良好的小PLG,进行手术可能没有必要。

  发病率高  恶变率低

  在健康人群中超声普查PLG的发病率约3%~7%,而对手术切除的胆囊作病理切片观察,很少会发现没有一点息肉性病变者,可见PLG的存在比较广泛。总体上看,以往手术切除的PLG仅有3%~8%恶变率,如果对PLG病人都行手术切除,显而易见,手术将会是过度的。直到现在,对PLG的成因并不完全明确,也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发现后该如何处理是临床关注的要点。

  临床所谓PLG实为一组包含很多不同病理状态的胆囊疾病。目前通用的病理分类是分为非肿瘤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者又分为良性和恶性。虽然多数胆囊息肉为良性,但是早期胆囊癌中的乳头型和结节型,确实具有与胆囊息肉相同的形态表现,另外有些类型的胆囊息肉也会癌变,这两点正是促使对胆囊息肉进行手术的主要原因。

  多数PLG为非肿瘤病变,最常见的PLG是胆固醇息肉,约占46%~70%。我院自1991年始因PLG手术者共725例,病理类型与前述结果类似。研究表明,胆固醇息肉不会发生癌变,只有部分PLG良性肿瘤性病变,如胆囊腺瘤具有癌变的可能。

  影像检查难以确诊

  一般PLG往往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临床上主要是在健康查体时,经超声检查偶然发现的,口服胆囊造影、CT、MRI和逆行胰胆管造影均不如超声敏感。

  有些研究认为增强CT可以用来鉴别诊断PLG是肿瘤性的还是非肿瘤性的。但作者经观察认为,对于直径<10mm的胆囊息肉,目前影像诊断技术不足以提供充足的信息以鉴别诊断其良恶性。应该从PLG的大小形态、蒂的表现、数目、部位、合并的胆囊病理改变等方面来了解PLG的临床形态特点,再综合考虑治疗方式。

  以往对PLG的手术有些积极了,如一些医院仅以直径能否达到8mm作为判断是否手术的标准,而在PLG中非恶性占的比例在95%或更高,说明以前手术存在扩大化的问题。

  手术与否需要谨慎选择

  PLG之所以要手术切除胆囊,是从临床角度考虑到了PLG的癌变、肿瘤、结石和不适症状等问题。如果在手术前能够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仅对恶性几率较高的患者进行手术,则对胆囊功能良好者,手术几率将大幅度减少,这将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就需要充分了解PLG癌变的特点,目前认为与PLG病变性质的变化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病灶大小、数量、合并结石、年龄。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比较适合的PLG手术适应证如下:

  1.病灶直径>10mm。2.患者年龄>50岁。3.无蒂性或单发病灶。4.短期内病灶增大趋势明显。5.位于胆囊颈部。6.合并胆囊结石。

  对于上述第2~4种情况,病灶可能小于10mm,应当密切随诊至病灶8mm以上为好,这样即使有癌变,也难以构成威胁。而第5、6种情况,常常引起不适症状,手术对PLG大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

  此外,由于一般只有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才会引起不适症状,对于有临床不适症状的PLG,应小心地除外非PLG或其他胆囊疾病直接引起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因此胃镜检查是必要的,否则术后仍会有不适症状。

  恰当掌握这一指征,将使PLG这一类较大的人群确实从手术或不手术当中获益。超声检查PLG的假阳性率6%~43%,手术时可为阴性发现或仅发现胆结石,故在手术前短期内应复查超声。对于暂不具备上述手术适应证的PLG,只要进行定期动态随访,能发现快速增长的肿瘤。一般开始3~6个月密切随诊一次,1~2年后,延长至6~12月一次即可。

  综上所述,对于多数PLG患者延迟数年手术是有一定意义的。


  链接:

  合理的手术选择

  研究一:(作者Kim)PLG可行LC,但术中经冰冻病理诊断是否有癌变很重要,如果是T1a期(肿瘤侵及固有层)癌变,LC是足够的;如果是T1b期(肿瘤侵及肌层)或更进展期癌变,则需要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手术。

  研究二:(作者Koga)小于10mm,或1~2cm的PLG,癌变侵及范围多局限于黏膜或肌层。而当PLG超过2cm时,癌变侵及范围随之增加,当超过4cm时,可见肝脏侵润及胆总管旁淋巴转移。

  研究三:(作者Kubota)7/8的早期胆囊癌病例直径小于18mm,8例进展期胆囊癌均大于18mm,因此建议对直径大于18mm的PLG,应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以备行根治性手术。

  总结:对小于10mm的PLG行LC,对于无蒂性或宽基的PLG应做术中冰冻病理;对于1~2cm的PLG谨慎行LC,并常规做术中冰冻病理;对大于2cm的PLG或虽然1~2 cm,但诊断高度怀疑有癌变可能者,则选择开腹手术,先行胆囊切除并做术中冰冻病理,如有癌变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是否行根治性手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颈椎融合 未必要一融到底

上一篇:

髌骨软化症预防与治疗并重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