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面对胆囊良性病变 请刀下留胆

2018-12-11 22:02:37浏览:6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日前在新疆哈密市人民医院闭幕的全国内镜微创保胆高峰论坛上,专家报告了国内最大宗的胆石症患者随访研究。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11
日前在新疆哈密市人民医院闭幕的全国内镜微创保胆高峰论坛上,专家报告了国内最大宗的胆石症患者随访研究。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11家医院开展的多中心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因此,专家呼吁——


  切胆手术风险不小

  随着近年来腹腔镜外科技术的成熟,有些医生误认为切除胆囊变得越来越简单,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均很低,以至于忽略了胆囊切除后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有鉴于此,客观评价不同术式的优劣,为临床医师提供理论依据非常重要。我们从不同术式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病人造成的潜在影响着手,联合国内11所医院开展了胆石症术后不良反应的多中心研究。

  此前有研究发现,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前5位的并发症分别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肝外胆管损伤、胆汁瘘、并发胆总管结石、心脏骤停,显示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国外相比均较低。然而本次调查则显示,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没有那么低: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44.32%,尤其是胆囊缺失导致的功能性并发症,如术后腹泻、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等较常见。

  保留胆囊并发症较少

  参与本次研究的10449名患者被分为胆囊切除术组(6750名)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组(3699名)。胆囊切除术组中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11.5%,肝外胆管损伤发生率0.61%,胆汁瘘发生率1.9%,术后肠梗阻发生率2.01%,肝外胆管结石发生率5.67%,结肠癌发生率0.84%,术后腹泻发生率12.19%,反流性胃炎发生率5.72%,反流性食道炎发生率3.84%。保胆取石手术的胆囊结石复发率为9.76%,复发时间多为术后6~36个月。

  除术后结石复发外,在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组均明显低于胆囊切除术组。胆囊切除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胆囊未切除患者。这充分说明了胆囊在预防胆总管结石形成上的作用。针对术后不同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研究显示,术后第2年及术后第5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随访年限,胆囊切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组。同时发现,随着胆囊缺失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客观上显示出胆囊缺失时间越长,对病人健康的影响越重。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组会出现胆囊结石复发,而胆囊结石的复发处理较为容易并且很安全,可以再次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无需手术处理的功能性并发症上,胆囊切除术组明显高于保胆手术组,显示出胆囊的存在对于保证患者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在有可能为病人带来生命威胁和有可能为病人带来长期甚至难以治疗的功能丧失等不良后果的并发症发生率上,胆囊切除术组明显高于保胆手术组。可见胆囊切除术一旦出现并发症,其严重程度及对病人产生的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除此之外,本次调查未涉及死亡率。而自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开展以来,我们尚未发现有死亡病例报道,这点值得关注。

  良性病变手术方式应三思

  本次多中心调查数据可基本反映我国目前胆石症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作为一种新术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胆囊切除性手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复杂,给病人生活质量带来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刀、氩气刀、超声刀、腹腔镜、吻合器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脏器切除性手术正在向微创化、简单化方向发展,同时它也变得越来越精确、简单。但研究证明,胆囊缺失会对病人的生存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我们没有理由只是因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良性病变而切除功能正常的胆囊。所以,作为外科医生要时刻谨记“医生的一刀要考虑到病人的一生”。无疑,保胆手术恰恰满足了现代外科的这一要求。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乙肝母亲可以给宝宝哺乳

上一篇:

睡觉腰背痛警惕脊柱炎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