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诱导分化让肿瘤细胞“迷途知返”

2018-12-12 09:25:09浏览:64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内科教授梁英民   诱导分化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诱导分化剂作用下,向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逆转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内科教授 梁英民 
 
  诱导分化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诱导分化剂作用下,向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逆转的现象。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的基本特点在于不杀伤肿瘤细胞,而是诱导其分化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由于血液系统瘤细胞数量多、监测指标可靠、易于研究,因此,诱导分化在血液系肿瘤的研究中起步早、进展快。

  诱导分化剂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诱导分化剂是指肿瘤或宿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的化学物质,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外源性诱导分化剂是指肿瘤或宿主细胞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依赖外界补给的诱导剂,近年研究较多的维甲酸类、砜剂、砷剂等均属此类。

  与传统化疗相比,维甲酸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PL)主要有以下优点:完全缓解率高,观察单独应用完全缓解率在90%以上;无骨髓抑制,发生感染少;治疗过程中不发生大量幼稚细胞破坏,因而不会释放大量促凝物质而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目前,维甲酸已经成为M3治疗的首选药物,将它与化疗药物相结合,已经成为治疗APL的标准方法。

  27岁男性患者杨某,因发热、鼻衄、白细胞增高收治唐都医院血液内科。根据骨髓片中早幼粒细胞的比例以及临床表现,此患者诊断为APL。APL是一种早期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尤其在用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时,约有10%~20%的患者死于早期出血。立即给予维甲酸治疗,在维甲酸诱导过程中,我们发现,白血病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整个细胞形态向正常粒细胞分化。根据维甲酸作用于APL细胞后所产生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和细胞功能等改变,表明它对APL细胞有显著的诱导分化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骨髓呈现完全缓解。诱导分化治疗在此患者取得完全成功。

  近年来,我们在诱导分化的临床与试验研究中,独创了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联合诱导分化治疗方案治ANLL,并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方案已经成为白血病治疗的经典方案之一。  (郑  义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关节不疼了,不代表关节炎就治好了

上一篇:

痛风急性期别与下肢丹毒混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