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胰腺癌有“密道”或可用于输送药物

2018-12-13 08:42:53浏览:81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赛音贺西格博士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楼文辉教授合作,建立了高分辨率的3D重建肿瘤
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赛音贺西格博士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楼文辉教授合作,建立了高分辨率的3D重建肿瘤内部结构染色方法,通过该方法发现了胰腺癌的特殊物质运输通道,对利用该通道输送治疗药物或靶向分子抑制、破坏肿瘤内部结构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日前刊登在国际期刊《病理学杂志》上。

  胰腺位于腹腔深部位置,胰腺癌症状虽不明显,但进展凶猛、致死性极强,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早期胰腺癌,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至中晚期。胰腺癌具有非常坚厚的“壁垒”,即有大量的细胞外血管稀少的间质组织保护着它,并具有超强的营养物质获取能力。

  7年来,赛音贺西格和楼文辉通过高分辨率3D重建肿瘤内部结构染色方法,在特殊物质运输通道里发现一种新型的“毛毛”微血管,这些微血管的细胞背面长有巨大的突起,使微血管看起来像一个巨型“毛毛虫”。临床标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基底面微绒毛可大大提高微血管的糖运输能力。赛音贺西格和楼文辉把新发现的内皮细胞突起命名为内皮细胞基底微绒毛结构。这些细胞突起可深入到胰腺癌组织的发达间质中,甚至可以延伸到肿瘤细胞周围或肿瘤细胞之间。内皮细胞基底微绒毛结构大大增加了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交换面积和物质交换深度,使极少的微血管就可以满足胰腺癌细胞旺盛的代谢需求。

  据悉,这种特殊的细胞突起只在肿瘤内存在,而这可能恰恰是胰腺癌的致命弱点,让人类利用这一特殊通道输送治疗药物、靶向分子抑制或破坏胰腺癌的结构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消化不良要先找准病因

上一篇:

四五十岁该做胃肠镜检查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