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危重瓣膜病 救治风险怎样防范

2018-12-13 11:15:14浏览:4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谷天祥   危重心脏瓣膜病因术后合并症高发,死亡率很高。我们科室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谷天祥 
 
  危重心脏瓣膜病因术后合并症高发,死亡率很高。我们科室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危重心脏瓣膜病的综合外科治疗理念,已经成功完成500余例危重瓣膜手术,近期死亡率3.57%,与国际报道类似,在此将我们的治疗经验与大家分享。


  危重瓣膜病  手术风险大

  正常的心脏瓣膜是一个“单向阀门”,其功能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阻止血液回流。心脏瓣膜由于后天性病变或先天性畸形可导致血流受阻或形成返流,使心脏功能减低,负荷加重,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据有关资料初步统计,我国约有各类心脏瓣膜病患者350万人,需要实施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约40万名。而由于社会老龄化加剧、患者经济能力有限、医疗水平地区差异大等原因,心脏外科遇到的一半以上的瓣膜病人病情都十分危重。

  危重心脏瓣膜患者其突出的表现是病史长,病变重,心功能差,一般Ⅲ~Ⅳ级,合并脏器损害多,术后合并症高发,死亡率很高,目前国内外仍缺乏统一规范的救治方法。

  我们科室通过广泛、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践,系统研究心脏瓣膜病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发展演变的规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危重心脏瓣膜病的综合外科治疗理念,“严于术前,慎于术中,善于术后”,已经成功完成500余例危重瓣膜手术,近期死亡率3.57%,与国际报道的5%~8%类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术前 多个脏器都要调整好

  危重瓣膜病患者长期体循环淤血及肺循环系统高压,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存在不同功能障碍。由于胃肠系统黏膜长期淤血,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大部分病人伴有心脏恶液质状态。因此术前除强心、利尿等内科治疗改善心功能外,积极进行营养支持,纠正病人的低蛋白血症与贫血,进行肺功能锻炼和储备,减轻淤血的程度,调整肝功能,有效的肾功能保护措施,对提高手术疗效均必不可少。

  术中 竭力保护全心脏心肌

  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综合外科治疗成功的基石。术中采用全心脏心肌保护概念:温诱导→冷维持→温复苏策略和顺灌、逆灌相结合的灌注方法,可最大限度的保证心肌获得良好的保护,充分的氧供与完备的能量底物补给以及最小化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应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瓣膜成形术、生物瓣膜置换术以及术中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在危重瓣膜手术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术后 密切关注早期并发症

  危重瓣膜病患者手术后病情易发生波动,稍有变化,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完善的术后监护和治疗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根本保证。及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腹膜透析或床旁血液透析、营养支持等措施,对危重病人的预后有显著影响。术后定期随访,指导远期的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和生活指导,可以提高危重患者远期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阎  红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针灸研究建议实施“五有”

上一篇:

成都总医院构建军地联合应急救援中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