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西京医院《预处理和后处理诱导缺血耐受机制及在心脑保护中的应用》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12-13 11:28:58浏览:5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西京医院副院长熊利泽教授、心血管外科易定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经过三年半艰辛探索,在非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脑的保护作用及

西京医院副院长熊利泽教授、心血管外科易定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经过三年半艰辛探索,在非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脑的保护作用及共同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预处理和后处理诱导缺血耐受机制及在心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于近日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手术和部分特殊手术病人术后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防护方法,部分手术围术期继发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为2%~10%,死亡率高达26~60%;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率1%~3.7%,死亡率为18~32%。如何预防围术期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麻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熊利泽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系统地研究了全新的心脑保护新方法---非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脑的保护作用及共同机制,并应用于临床手术,获得了创新性成果:一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预处理有共同作用机制,并率先证实细胞内JAK/STAT为三种非缺血预处理的共同信号通路,为心脑保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二是在国际上首次证实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脑再灌注损伤,并率先将腺苷后处理用于体外循环后心脏保护,为围术期心脑保护提供了新选择。发现缺血后处理抑制mPTP开放、减轻缺血后线粒体损伤等产生脑保护作用,首次应用腺苷后处理于瓣膜置换术病人,显著降低了体外循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使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减少29.7%,ICU滞留时间由4.4天缩短为3.1天;三是在国际上率先证实非缺血预处理措施对围术期心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首次将高压氧、电针、氟醚类麻醉药三种预处理措施应用于2132例心脏和颅脑手术病人,明显减轻了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相关的并发症由3.7%降低为1.2%。

该研究成果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器官保护研究的新思路, 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先后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Ann Thorac Surg和J Thorac Cardiovasc Surg及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4篇, SCI收录论文13篇,他引47次,在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做专题讲座26次,出版专著5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该研究成果在全国15所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段晓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南方医科大学二OO八年度十件大事

上一篇:

成都军区总医院成立手术治疗糖尿病中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