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长海医院心内科系列封堵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12-13 11:51:37浏览:78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1月11日上午,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秦永文教授领衔的《缺损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

  1月11日上午,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秦永文教授领衔的《缺损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系列封堵器及相关器械研制与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一奖项标志着我院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治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从原先开膛破肚到介入治疗,从使用进口封堵器到自主研发新型封堵器,心内科一直以减轻病人痛苦,缓解病人经济负担为创新动力,在国家课题基金的资助下,进行了室间隔缺损应用解剖学、封堵材料组织相容性、新型动物模型制备、系列封堵器及输送装置的研制、临床介入治疗技术与方法的探索等一系列研究。
  自1998年开始,秦永文教授就率课题组专研于介入治疗缺损性先心病的新型封堵器,从临床治疗的实际需求出发,历时11年,研制出零边偏心封堵器、细腰型封堵器、对称型封堵器、全镍钛合金封堵器四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及输送装置,改良了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及输送装置,实现了封堵器及其配套机械的全部国产化,大大降低了封堵器的成本,打破进口封堵器的垄断局面,目前已在全国2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新型封堵器不但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更在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上步入了一个新台阶。秦永文教授率先提出术前超声“三切面”法,界定了封堵器的筛选指标,减少了房、室缺损介入治疗的盲目性,达到百分之百预测手术可行性,使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6%以上。课题组还率先提出了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象形”分类法,为封堵器的形状设计和封堵器的个体化选择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制出的封堵器更符合东方人的生理特征,使几乎100%动脉导管未闭、80%房间隔缺损、70%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通过导管介入治疗获得痊愈。 


(钱靓婕)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结核菌菌种检测有望缩短至3小时

上一篇:

股骨头坏死不可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