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7日电 (姚树森 沈基飞)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事医学科学院举全院之力,全面投入了玉树抗震救灾的卫生防疫工作。
地震发生后,该院就立刻召开领导和专家会议,研究部署救灾防疫工作。他们在第一时间派出由8名科技人员组成的防疫专家小组,紧急飞赴玉树,现场指导救灾部队和受灾群众的防疫工作。专家到达玉树后,针对当地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救灾部队集中居住且环境恶劣的情况,迅速提出预案,提醒部队和群众注意预防流感、肺结核、百日咳、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的群发。针对水和食品易受污染的情况,他们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监测,对腹泻类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查。同时提醒救灾部队注意预防外伤及意外伤害,防止受伤及抗震救灾伤口感染、引发破伤风等传染性疾病。
玉树地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目前,部分救灾部队和支援人员出现高原反应。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一方面调动自行研制的制氧挂车以及小型制氧机等设备,紧急空运灾区,保障抗震救灾急需。另一方面组织特殊环境医学专家,认真研究玉树的地理和疫源特征,迅速编印《高原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手册》,争取以最快速度发放到救灾部队和受灾群众手中。与此同时,在救灾一线的专家,还认真指导部队,按照高原军事作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开展作训和劳动,使身体疲劳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