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用心即为大医

2018-12-13 13:29:59浏览:65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冯正中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研究所马志中教授曾说:“为医之职,当有两个层面:医术和医道。医术是较低的层面,是医生的生计
冯正中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研究所马志中教授曾说:“为医之职,当有两个层面:医术和医道。医术是较低的层面,是医生的生计,是物质的层面。而医道则是追求的境界,是精神的归宿。”什么叫做医道?医道的核心和根本,就是广大医务人员所践行的,将博大的仁爱与精诚的医术贯穿于救死扶伤中,普度生命于危厄之际。从古到今,医道这条写满艰辛与失败、成功与光荣的康庄大路上,总是行走着“大医”、“中医”和“小医”。就像名医扁鹊曾经论述的那样,这并非对医生的简单分类,它们直指医生的思想境界。

  记得有媒体曾经在同一天刊登了这样两则重要新闻,别有一番意义。一则是《79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卫生部表彰》。这些获奖者大都来自医科大学附院、研究所、省市三级医院。另一则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揭晓,200名乡村医生获殊荣》。获奖乡村医生的代表在表彰大会上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接见。按照通常的认识,前者当属“大医”,后者理归“小医”。多少年来,名家大医都来源于大城市大医院的专家队伍,乡村医生哪有出名亮彩的机会?而今时代变了,读一读他们的先进事迹,我们也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事实上,对任何人的评判都不能单凭专业技术、知识学历或职务职称,更重要的一个标准在于思想道德层面。小医院里也有堪称大医者,如新疆乌恰县医院的吴登云医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塔山牧场医院的李梦桃医生、上海街道社区医院的陈海新医生等。他们都有大医的胸怀,从来不辱医之使命,将人生价值奉献无遗。

  吴兴人在赞扬华益慰大夫的精神时说过:“大医有魂,其魂就是七个字:用心为病人治病。”由此看来,医生,无论大医还是小医,只要他站在病人面前时,能够秉持着“用心看好病”这个目标去努力,他就无愧于“大医”的称号。

  无数事实说明,不讲医道的医生不可能成为受病人欢迎的好医生,更不可能成为良医、名医。翻开人类医学史,你会发现,每一位受人尊崇的医者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闪光点,其中最鲜艳夺目的就是,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唯有这样的医生,才能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长征医院博士团赴四川开展“世博情系都江堰”医疗服务活动

上一篇:

双管齐下驱“肝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