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科院汪忠镐院士受聘二五一医院名誉院长并指导工作

2018-12-13 13:32:18浏览:69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师挂帅二五一微创治疗新方向 中科院汪忠镐院士受聘我院名誉院长并指导工作 院士牵手引领医院全面发展 他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

大师挂帅二五一  微创治疗新方向

中科院汪忠镐院士受聘我院名誉院长并指导工作

院士牵手  引领医院全面发展

他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国外60所大学作过70多次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和专利各12项。在国际会诊中任主刀6次。召开国际会议12次,应邀做国际会议学术报告96次。于1996年、1998年、2002年、2004年分别荣获国际脉管学院、国际血管联盟、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印度总统颁发的研究成就奖、功勋奖、终身成就奖和为发展血管外科事业和亚洲血管学会的成就奖。2005年荣获《中华医学杂志》90周年纪念“金笔奖”,2008年荣获首届“吴阶平医学奖”。 他就是我院的名誉院长、中科院院士汪忠镐。

2009年7月28日,医院西院阶梯教室座无虚席,院长王景明、政委朱护峰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颁发了名誉院长的聘书,汪院士正式成为我院的名誉院长。尚培中副院长主持了聘任仪式。

汪院士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至198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为其建立了血管外科专业。后为北京安贞医院、邮电部总医院、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第二炮兵总医院创立了血管外科专业,2006年创立了我国首家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心。

在聘任仪式上,王景明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介绍了汪院士非凡的工作经历和卓越的学术成就,以及院士成为我院名誉院长的重大意义,并号召全院人员在汪院士的指导下“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医院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创造二五一医院美好的明天。”

汪院士表示,二五一医院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医院,尤其是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全军的前列,他对能担任这样一所医院的名誉院长感到很荣幸,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要继续做好医学实践与科研工作,为二五一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和全院同仁一道推进医院快速发展。

传经授业,教育全员德技双馨

汪院士说:“作为一个医生,作个好医生,他自己一定是非常非常难,非常非常艰苦。作一个医生,事实上对病人须全心全意。因为我也没有任何的要求,我就是想救病人于水火之中,尽我的努力,我没有别的第二个想法,没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行医多年来,他一直把患者的困难当做是自己的苦难,尽自己所能,千方百计帮助他们。

汪院士在7月28日下午举办的《微创外科治疗大血管病》学术报告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就发扬微创优势、掌握外科技能、兼跨学科思路三个方面,通过广泛的病例介绍和严谨的统计分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微创外科治疗大血管病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实践发现等概况。

汪院士受困于疾病之痛却坚忍不拔,挑战难题,终于发现了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利用射频、手术等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他治吾身以及人之身、研而兼济天下,“实践和爱心出真知”, “在解决病人的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中得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推动学科发展,于80年代就走向世界”的观点和实践深深地感染了在场听众。“在creating industry上只做了一半,希望对医学界中的有志之士有所借鉴和参考”,造诣高深,却又务实谦逊的学者风范,值得广大医务人员学习。对于病人“来复查做胃镜,所有症状已消失,钡餐就可”,体现了时下为避免问责而过度医疗的大环境下,大医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听讲座的医务人员表示,汪院士的到来,使自己开阔了眼界,更有兴趣去积极探索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亲自示范,施展精湛技艺 

汪院士擅长各种血管疾病的手术和腔内治疗,开拓了胃食管反流-呼吸综合征或哮喘的治疗。在布加综合征上做了举世触目的贡献,包括全方位的研究和发明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术式;为解决静脉待用品问题所做的人工血管内皮化研究和以细胞种植治疗肢体缺血,以及大动脉炎、颈动脉体瘤、血管腔内技术、胃食管反流等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月29日上午,汪院士在门诊六楼胃镜室当场示范示教,手把手地指导医务人员为两名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患者行胃镜引导下的胃反流微创射频治疗,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两台手术,大师娴熟的手法、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示范的同时,院士还就医务人员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对一些难点性技术还做了清晰的讲解,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理解,对医院今后的治疗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据了解,病人在手术后明显感受到了病症的消失,病人和家属纷纷拉着院士的手,眼含着热泪表示感谢,感谢院士解除了折磨他们数十年的疾病,让他们重获新生。

目前,我院已经是全国拥有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治疗仪行胃镜引导下的胃反流微创射频治疗的三家医院之一。

相关链接:

除了烧心、反酸消化系统症状可到消化科治疗外,长期哮喘、胸闷、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内科治疗效果不好,以及患慢性咽炎、喉炎、鼻炎、成人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仅仅有这些呼吸道症状,即使没有烧心、反酸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人中的50%-58%其实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来的,也就是说这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工作。此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目前,人们认为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其原因很可能与医务界对此病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有关,或只注意到胃灼热和反流,而没有意识到相当数量的病人所表现的咳嗽、咳痰、气短以至“哮喘”、“冠心病”等一系列症状竟也由该病引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对患者说话别太冲

上一篇:

我国创伤修复研究和临床治疗取得新进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