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年纪轻轻就偏瘫 竟是卵圆孔未闭

2018-12-13 14:30:44浏览:54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李先生年轻有为,才28岁就负责整个公司的销售工作。为了表达对团队的感谢,年终总结后他请大家去唱歌。歌声响起,李先生却突

  李先生年轻有为,才28岁就负责整个公司的销售工作。为了表达对团队的感谢,年终总结后他请大家去唱歌。歌声响起,李先生却突然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大家都惊呆了,连忙把他送到了医院。头部核磁检查发现,李先生右侧脑部新发脑梗死,因此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好在就诊及时,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和康复训练,李先生基本恢复了,没有留下后遗症。

  大家在庆幸之余不禁感到奇怪,平日见到的大多是老年人得脑梗死,李先生年纪轻轻为何也会偏瘫呢?李先生一向身体健康,不久前公司组织的体检也显示血压、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也没有这种疾病的家族史,突然出现偏瘫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医生为李先生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心脏超声揭示了答案。原来,罪魁祸首竟是李先生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直径5mm的“洞”。

  医生告诉他,这个心房之间的“洞”叫做卵圆孔,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只不过李先生的卵圆孔比较大。由于工作原因,李先生出门都是乘车,很少走动,由于下肢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静脉血液回流缓慢,于是在他的下肢静脉内形成了少量微小的血栓。

  由于心房间隔的存在,这些微小的血栓原本不能通过左心房和左心室而到达脑部。而正是由于李先生存在较大的卵圆孔,在用力唱歌时右心房压力增高,血栓就随着血流流入了左心房,并顺流直下到了脑部,阻塞了脑部血管,形成脑梗死。好在血栓很小,治疗及时,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随后进行的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也的确发现了血栓的迹象。

  李先生在庆幸的同时又非常担心,如果今后再有一次脑梗死可就难保还会这么走运了。

  医生建议他做个小手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静脉穿刺,送入一根导管到心房内,通过导管放入一个小小的伞状装置,把这个“洞”完全堵住,就不会再有这样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李先生接受了手术。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

  相关知识问与答:

  问题一: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存在于左右心房间隔中部的裂隙,是胎儿存活必需的血液供给通道。出生后随着右心压力的降低,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卵圆孔多能在1年后闭合,3岁以上卵圆孔仍未闭合者称为卵圆孔未闭。其实在成年人中卵圆孔未闭是很常见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高达20%~25%。

  问题二:卵圆孔未闭有什么危害?

  长期以来,许多医生认为卵圆孔未闭无关紧要,不会有什么危害。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在无分流时对人体没有影响,当出现明显分流时可能会造成以下危害:一、不明原因的脑栓塞。二、偏头痛。近年来研究证实,偏头痛病人中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高达48%,而没有偏头痛者则仅有23%。

  问题三:卵圆孔未闭怎么检查?

  卵圆孔未闭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普通心脏彩超可以发现较大的卵圆孔,较小的卵圆孔则需要经食道超声检查明确。超声检查除了可以测量卵圆孔的大小外,还可以观察气泡能否通过卵圆孔以及通过的多少,以此来判断有无分流及分流量的大小,从而作为是否需要介入封堵治疗的参考。

  问题四:卵圆孔未闭都需要治疗吗?

  不是所有的卵圆孔未闭都需要治疗。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儿,卵圆孔未闭大多能够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闭合,因此家长无需特别担心。即使成人发现存在卵圆孔未闭,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mm的卵圆孔未闭对身体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也无需治疗。较大的卵圆孔未闭或即使卵圆孔较小,但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脑栓塞或偏头痛,经过超声检查明确存在较大量的分流时才需要治疗。

  问题五:介入封堵治疗有损伤吗?

  以前是通过手术缝合的方法治疗卵圆孔未闭,损伤较大,也很难被病人接受。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卵圆孔未闭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功率高,损伤和痛苦小,已经成为治疗卵圆孔未闭的首选方法。介入封堵是在大腿根部对股静脉进行穿刺,送入一根细而柔软的导管达到心房,通过导管在卵圆孔处放置一个很薄很软的伞状封堵器将卵圆孔封闭,然后撤出导管,对穿刺部位的伤口按压10分钟左右并包扎。第二天病人就可以下地活动并出院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打造“优质、诚信、文明、和谐”医院

上一篇:

设备再先进也有盲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