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肾脏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南京总医院成立

2018-12-13 18:21:57浏览:70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加快国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基础研究与临床互为转化互相促进的优良平台 基础研究给力临床临床促进基础研究 军内、省内首

加快国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基础研究与临床互为转化互相促进的优良平台 

基础研究给力临床 临床促进基础研究 

军内、省内首个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南京总医院成立


  1月22日,军内、省内首个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南京总医院成立,南京军区联勤部副部长郭德富,江苏省副省长何权,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秘书长白玉良,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总后卫生部科训局副局长黄殿龙,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祖瑚,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吴志成,南京总医院院长易学明、政委陈忠良等领导,院士黎介寿、刘志红、阮长耿、王红阳、丁健、陈志南等军内外专家参加了成立大会。
  据刘志红院士介绍,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和医学领域研究不断深入,人类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对疾病的认识迅速深化,摆在医学科学家面前的挑战越来越突显。基础和临床研究距离不断拉大,大量的基础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1992年Choi最先提出”实验台到临床”概念,1994年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化型研究”概念,直至1996年在权威医学杂志《Lancet》上最先提出“转化医学”的概念,由此奠定了转化型医学研究的基础,迎来了转化医学研究的春天。 

  所谓转化医学,即把生物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的过程,即从实验室到临床,再从临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也就是通过生物学问题或临床问题提出假说,通过需求驱动的实验研究,获得学术性成果、生物产品或药品研发、最终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的研究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固有壁垒,缩短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从而快速有效地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临床治疗新方法。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已经认识到转化医学研究在推动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例,计划至2012年在60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医学中心或医学转化中心,美国国立卫生院(NIH)自2006年起实施“临床与科研成果转化”奖励计划,并以每年5亿美元推进转化医学研究,以此来鼓励和促进成果转化。同样,在英国已投入4.5亿英镑用于转化医学研究,并启动世界上首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欧共体也为转化医学研究计划投入60亿欧元。我国对转化医学的重视程度已经晚于美国和欧洲,但2009年和2010年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召开转化医学战略研讨会,将建立和发展转化医学体系列入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战略中,由此可见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性。而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立的转化医学中心只有7个。 

  易学明院长指出,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团队,经过30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不可复制的学科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肾脏病研究所目前已经具备了转化医学研究必备的基础条件,拥有专科门诊、临床治疗中心(6个病区,开展床位200张)、6个专业技术中心(血液净化中心、肾活检诊断中心、腹膜透析中心、肾移植中心、干细胞移植中心、肾脏病重症监护病房)、肾脏病重点实验室等多个职能部门。门诊每年接纳25万患者,年收住病人7000人次,年肾活检5000人次。在已建立的病人肾活检资料库中积累病例达42000例,为目前国际上最大的肾脏病资源库,并开始接受全国各地肾活检组织标本。血液净化中心年常规透析48000人次,连续性血液净化483例,腹膜透析140例。同时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开展强强合作研究,构筑了多学科交叉,国际化的学科发展平台。这些都为建立一个院士领衔、中国一流的肾脏病转化医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当今转化医学研究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时代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不失时机地组建肾脏病转化医学中心。 

  成立大会上,刘志红院士呼吁,要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构筑转化型研究平台;要以肾脏病转化医学中心为契机,促进转化型医院建设;要坚持产学研一条龙,医教研全面发展;要通过出转化性成果,推动医学发展,造福人类。刘院士希望,全国医疗单位以肾脏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发展模式为借鉴,利用自身优势与特色,建立更多的转化医学中心,整合全国资源,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发展。打破目前疾病对国民经济造成负担的现状,摆脱医疗领域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造福人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路径帮助超重患者心脏置管

上一篇:

挤压综合征 临床救治的特殊环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