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长征医院肖湘生:医学影像界的“福尔摩斯”

2018-12-13 19:05:45浏览: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特约记者 肖 鑫 通讯员 李晋宇主人公小传:肖湘生,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肺癌专家。
■本报特约记者 肖 鑫 通讯员 李晋宇 
  
    主人公小传:肖湘生,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肺癌专家。我国医学放射学界第一位博士,曾担任中华放射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心胸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全军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等30多个学术职务,承担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被患者誉为诊断肺癌的“神眼”。

    从纷繁复杂的生命体征中,发现肺癌的“蛛丝马迹”,肖湘生端着胸片的专注神情,犹如医学影像学界的“福尔摩斯”。

    “没有什么比患者的生命还重要。”肖湘生不断传播这样的理念,从医50多年他将国内肺癌初诊正确率从70%左右提高到98.2%。古稀之年,以他名字命名的“肖湘生教授工作室”在长征医院成立。

    对于“影像科医师”的身分,肖湘生有自己的理解——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有效的治疗;诊断错了,治疗一错,后果不堪设想。“目前中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平均生存期只有1年。如果早期诊断,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其中许多可活10年、20年甚至更长。”

    肖湘生的一双“火眼金睛”,来自他几十年临床实践和不懈努力,也源自他数十年对影像医学的无比热爱与坚守。

    “诊断疾病与侦探破案有许多相似之处。”肖湘生打了个比方,“为什么福尔摩斯能从别人难以发觉的细节中找到证据,从看似没用的细枝末节中发现破绽?要达到那样的程度,就必须经过科学训练和长期积累。”肖湘生说,肺癌和其他病变都有各自的“长相”,互相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医生赖以“断案”的证据。

    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硕博连读的7年间,肖湘生常常一个人躲进实验室苦读、勤练。他几乎把中山医院放射科X光片库当寝室,把几万份肺部阴影X光片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比较。经过长期积累,只要片子上有一点异样,他都能敏锐地捕捉到,并能基本判断出哪个是良性,哪个是恶性。对错过动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肖湘生独辟蹊径,从国外引进新设备、新疗法,在影像科开设病床,专门收治介入治疗的病人。20多年来,他为7000多名肺癌患者解除了痛苦。

    数十年来,肖湘生培养出硕士36人、博士46人、博士后4人,获得全军院校“育才金奖”,出版专著、译著和参编专著18部,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得包括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在内的成果奖8项。

    2004年,肖湘生从科主任位置退了下来,但他依旧每天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他说:“在科学面前我们永远是学生,永远年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种植牙设计 走向“全自动化”

上一篇:

成都军区总医院专家到新都大丰医院教学查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