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气管缺损重建 还原顺畅呼吸

2018-12-13 19:29:06浏览:3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导致的气管狭窄、缺损占所有气管疾病的78%,并且具有病情复杂、重建困难的特点,尤其以食
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导致的气管狭窄、缺损占所有气管疾病的78%,并且具有病情复杂、重建困难的特点,尤其以食管气管瘘最为复杂。食管和气管是维持生命的通道,相互独立。一旦发生食管气管瘘,轻则导致肺部感染,重则造成呼吸道梗阻,窒息身亡。

  目前,临床针对气管食管瘘等复杂性气管缺损的重建多采用分期手术,分别重建气管和消化道,但术后易发生再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死亡率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独创的“改道式”和“双瓣式”两种全新的气管缺损修复重建术,与国外数据比较,术后再瘘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为最低。

  “改道式”重建术 修补中移花接木

  对于简单的食管气管瘘,也就是瘘口直径小于2厘米、发病在两周之内的,可以采用传统的食管、气管分别缝合修补的方法完成,或者是切除瘘口段气管,采用气管端端吻合的方法予以解决。针对瘘口大、感染严重、传统手术无法修补的复杂食管气管瘘,我科独创了“改道式”气管缺损修复重建术。以气管缺损处的食管作为修补材料,不游离分离瘘口,直接进行修补,只需要重建消化道,从而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有效避免了术后再瘘的可能性,术后并发症少。

  “双瓣式”气管缺损重建术曾在胸外科权威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相关论文被国内外杂志引用99次,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引用72次,单篇最高被引频次达14次。

  “双瓣式”重建术 让手术化繁为简

  一名石油勘探员在执行任务时不慎落入山谷,导致食管和胃破裂。医院对其胃部施行修补术,食管腔内放置了支架。4个月后,患者出现了饮水呛咳,被诊断为食管气管瘘。内镜显示食管支架穿透了气管。要想修复瘘口,就必须先取出支架,但是这个支架已经与食管融为一体,一旦取出,必然造成食管组织的再度损伤,如果施行“改道术”修补气管瘘口,后期将无法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世界上首创了“双瓣式”气管缺损修复重建术,根据瘘口位置,选择后外侧切口或颈部切口等,显露出气管后,在受累食管纵轴的左或右侧1/3处纵行剖开食管,显露气管缺损,游离远、近端受累食管,在距离缺损上、下缘各2厘米处切断食管。延长食管纵向切口,使受累食管形成长、短双瓣。先将短瓣与气管对侧缺口缝合,再将长瓣包埋缝合,最后重建消化道。如此便可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有效避免术后再瘘的可能。此术式适用于气管瘘口较小、病变处感染、炎症反应较轻、食管受损范围小的复杂食管气管瘘。

  “改道式”和“双瓣式”两种气管缺损修复重建术已治疗患者62名,手术成功率100%,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目前已在西安、上海、重庆等地 7家医院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长段气管重建 扫除移植体“瓶颈”

  长期以来,气管切除的极限长度为6厘米,对于气管肿瘤、气管狭窄等长段气管疾病,临床尚无有效解决方法。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气管移植是最有潜力,也是最理想的治疗长段气管疾病的方法。但目前移植体的软化性和瘢痕性狭窄是制约气管移植在临床开展的关键。

  我们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于气管移植中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移植体软骨再生,有效地解决了由于缺血、免疫排斥反应等引起的软骨吸收以及软化性狭窄;首次在气管移植中应用微球负载表皮生长因子,促进气管移植体的上皮再生,有效解决了由于缺乏上皮附着而造成的瘢痕性狭窄。

  但无论是骨形态发生蛋白还是表皮生长因子,在生物体内半衰期都较短,而且两者都具有浓度依赖性,低于一定浓度后在体内无诱导作用。我们利用改良双相乳化冷凝法制备明胶微球,将两者同微球复合。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球缓释系统可以使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在11天时仍能保持有效作用浓度,在体外可以保持细胞良好的增殖状态,在体内可以发挥生物学作用,在移植气管局部持续释放并保持较高浓度,达到长时间促进移植气管软骨、上皮再生的作用,为防治移植体狭窄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的给药方式。

  同时,我们利用带蒂大网膜包绕移植体,促进了移植体的再血管化;采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供体气管,降低了移植体的免疫原性;首次研究了神经因素在气管重建中的作用。这些系列研究为气管移植进入临床提供了有效可靠的依据,对最终解决长段气管的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刘婷婷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成都军区总医院开展博士精品讲座

上一篇:

绝境逢生:长海医院心内科创造“心”奇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