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有时候病人真的很委屈

2018-12-13 19:32:41浏览: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令我不解的是:治疗操作是两个人进行的,怎么能让患者自己固定器械呢?   给人看了一辈子病,退休了,做了回病人,让我体验到
令我不解的是:治疗操作是两个人进行的,怎么能让患者自己固定器械呢?


  给人看了一辈子病,退休了,做了回病人,让我体验到了他们的不易。

  “慢性鼻炎”折磨了我30多年,前前后后用过很多药物,内服外涂都收效甚微,之后就放弃了治疗。但在一些公共场合,如会议、共餐,时不时得去清鼻,弄得自己很尴尬。退休了,再加上近来鼻炎又有些加重,就想好好治疗一下,于是踏上了漫漫求医之路。

  第一家医院,一所很知名的教学医院。挂了专家号,排队、等待、临诊、专家问诊、向专家叙述病史及前后治疗情况,大约2~3分钟后,专家给出了结论:过敏性鼻炎。医生没要求做任何检查,给开了一周的药内服,外加滴鼻和涂抹,让一周后来复查。一周后药用完感觉没有任何变化,遵医嘱前往复诊。我如实向专家叙述了治疗情况。专家说了一句话:“你的过敏性鼻炎还真严重。”于是给换了药物,还是内服外加滴、涂。离开诊室,家人说咱们换家医院再看看吧。

  还是教学医院,还是专家。这次给开了两个检查:过敏源测定、鼻内窥镜检查。排队、等待、焦躁、不安。临下班了,两个检查总算做完了:过敏源测定提示“过敏性鼻炎”;鼻内窥镜结果提示“双侧鼻甲肥大,鼻息肉”,医生建议做鼻CT检查并手术。回来后与同事聊及看病的历程,几个同事不约而同地推荐了同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说这个手术就这家医院做得好。于是,星期一慕名前往。

  以我自己接待病人的心态,没找熟人,没托关系,按正常程序挂号(依旧是专家号)、等待。还算顺利,没等多长时间就轮到了。专家初查:双侧鼻甲肥大、鼻息肉,建议住院手术。与前一家医院诊断吻合。于是办理了入院手续。可是接下来的境遇却使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带着入院手续进入病房,走近护士站,恭敬地向当班护士呈上住院证、缴费单,期待着安排病房。接诊护士看了入院手续随即告知:“现在没有床,先给你挂床,等下午或明天有出院的病人再给你倒床。挂床期间床位费照收、护理费照收,如果同意,请你签字认可。如果不同意,请你自便。”这一段强势的劈头盖脸的告知,使我看病的情绪一下子降到了“零度”以下。真想“自便”离去,另选医院。怎奈在家人的一再劝导下选择了挂床,先进行一些相关检查。这一天,是在病房的走廊和病房外休息厅的连椅上度过的。下午临下班前,床位还是没有着落,只得先回家,第二天再来等待。其实,在病房加床是很正常的。我在病房工作时,病人多的时候经常给病人加床。为使病人休息好,就用屏风把床周围遮蔽起来,病人一般都能够接受。像他们这样高等级的医院,条件要比基层医院好多少倍,完全有能力做得更人性化一些。但在这里,我看到的和接受到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服务方式。

  令我欣慰的是,第二天终于住进了病房。完成了术前的各项检查,第三天即施行了手术,没有压床。别看手术小,但手术后的痛苦确实不比大手术小。在术后的1~3天里,血液、创面分泌物、鼻涕一股脑儿从口里涌了出来,弄得被罩、枕头、床单血迹斑斑。而且只能张口呼吸,从鼻腔分泌出来的黏液黏附在口腔四壁,咯不出来,咽不下去,那个难受呀,没有经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术后第6天,也就是出院的前一天,要进行一次鼻窦冲洗。那是一个很“敏感”的地方,自然是非常痛苦。冲洗是由一位资深护士和一位进修医师施行的。护士将一个弯了几弯的铁钩子(我不知那个器械的名称)从鼻孔伸进去到达鼻窦,那个痛苦啊!她要我自己把那个器械稳住。我因为疼痛使器械下滑,影响了冲洗操作。她就斥责我:“不要往外拔呀,你为什么要往外拔呢?”我十分委屈,于是流着鼻涕眼泪“奋力抗争”,搞得人家很不愉快。

  冲洗结束,回到病房时,家人批评我耐受性太差了。又告诉我,那个护士在临出换药室门前还拧过头来狠狠地白了我一眼。之后,我查遍了所有的诊疗常规,没有发现一个要求患者自己固定器械的。当然,那个护士对我绝对没有恶意,我们应当是共同消灭病魔的战友。令我不解的是:治疗操作是两个人进行的,怎么能让患者自己固定器械呢?如果有机会,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当换位体验一下做病人的心情。

  (陕西  王树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七旬老妪头生“犄角”来京求医

上一篇:

16个月大男婴患恶性脑癌 经6次手术30次放疗治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