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短时低温利于创伤失血休克复苏

2018-12-13 21:36:40浏览:37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通讯员邹争春记者黎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良明团队,经过6年的研究发现,短
本报讯  (通讯员邹争春  记者黎  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良明团队,经过6年的研究发现,短时间轻度低温可加强战伤、创伤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进一步完善了战、创伤出血控制优先处理原则和处理规范,提出了器官功能保护的新措施。近日,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麻醉学》杂志上。

  创伤失血休克是战、创伤常见并发症,其死亡率约占战、创伤早期死亡的50%。治疗性低温的应用已有上千年历史,但由于存在影响凝血功能和一些代谢酶的作用而备受争议。低体温对于尚未控制出血的出血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出血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为弄清这些问题,刘良明团队选择成年白鼠,作为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实验中,以常温(37℃)/常压组、低温(34℃)/常压组、常温/低压组、低温/低压组进行对照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出血控制前,在低血压复苏期间,短时轻度低体温有利于低血压复苏,低体温能帮助减少血液丢失,减少氧耗和肝、肾、肠损害,并保护线粒体功能和机体能量代谢功能。实验结果证实了轻中度低体温在出血控制前,有利于低压复苏。而短期低温有利于降低机体氧耗和新陈代谢,同时保护线粒体与重要器官的功能,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救援效率。该研究为及时有效控制出血和保护器官功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专家联合倡议“绿色镇痛”

上一篇:

“兵军医”不简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