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脑损伤后要早期评定注意力

2018-12-13 21:43:47浏览:19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32岁的小伙子王某,一年多前骑电动车时不慎跌入路边的沟中,伤及前额部,当时因严重的颅脑损伤而意识不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小
32岁的小伙子王某,一年多前骑电动车时不慎跌入路边的沟中,伤及前额部,当时因严重的颅脑损伤而意识不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小王被送到当地医院接受肢体运动训练、针灸、按摩等治疗,以促进康复。但在康复过程中,患者总是左顾右盼、走神及表情淡漠,不能理解康复技术要领,反应迟钝,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差,无法坚持完成正常交流和病史询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极差。

  在转往医院康复科后,经科室医生集体会诊,认为小王的上述症状为颅脑损伤后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尤其表现在注意功能障碍上。在应用改善认知功能药物的同时,我们建议家属说服小王配合认知功能训练。

  因早期康复时未能给予认知功能评定及相应矫治,王某目前的康复状况欠佳,我们认为其康复病程将会延长,康复疗效有欠理想。

  注意功能障碍影响康复效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通常将注意力分为五种。一是集中性注意,对外在特殊刺激(视觉、听觉以及触觉刺激)进行反应的基本能力;二是持续性注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持续或重复的活动中,也就是注意的稳定性;三是选择性注意,是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四是转移性注意,是指个体的注意焦点在不同事件、刺激间移动的能力;五是分配性注意,为注意的最高水平,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即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的能力。

  注意障碍也就是上述各项能力出现的障碍。临床中可见患者表现出注意力分散,东张西望,注意范围缩小,维持时间缩短,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缓慢,难以同时做两件事情,不能及时执行治疗师的系列训练指令等。小王的康复进展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正是由于他的注意障碍表现得较严重。

  早期注意力评定对康复意义重大

  随着现代脑外伤发病率的逐步增高,以及脑卒中病人的年轻化,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脑损伤后不但引起肢体功能障碍,而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而脑损伤康复则是运动再学习的过程,需要有高级脑功能的参与,也就是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言语、思维推理、执行功能等,其中注意力则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

  脑损伤后注意障碍是普遍存在的认知障碍之一,也是脑损伤后最明显的后遗症和临床表现。大量研究表明,注意障碍显著影响脑损伤者的肢体康复训练,与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跌倒风险密切相关,同时妨碍伤者其他认知功能的恢复。

  因而,在对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诊治时,不仅要重视运动功能康复,更要关注认知功能的康复,尤其要进行注意力早期评定和康复干预。

  通过评定可以明确注意障碍对康复诊疗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制订注意障碍的康复计划,促进脑损伤后多方面的康复疗效,判断预后。

  大脑具有功能重复性及可塑性

  需要指出的是,脑损伤病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而大脑具有功能重复性及可塑性,在脑损伤后进行再学习和丰富环境的因素,能促进神经突触数量的增加和树突的增生,可帮助大脑受损神经环路重新连接。较轻的脑损伤可通过大脑的自行功能恢复来修补,较重的脑损伤则需要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这样有利于大脑的可塑性,以开发脑功能。并且越早介入认知功能训练,疗效越佳,也可延缓或降低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在注意障碍的康复治疗中,我们以注意功能评定为基础,针对不同注意障碍类型,分别开展一对一的人工训练、计算机辅助训练,以及听注意训练、视注意训练,并采用针对不同注意障碍类型编制的电脑任务进行训练,如删除作业、拼图、大小(颜色)转换等,以改善注意功能。训练内容呈阶梯式设计,分为不同等级,其中也融入日常生活情景还原其本来“角色”,以提高伤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衣晓峰  李华妍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秦巴山区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在第四军医大学揭牌

上一篇:

警惕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炎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