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不断的琴声——走进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

2018-12-13 22:05:08浏览:5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休养院的伤残军人在开展健身活动。  清晨,成都市新都区,一座绿草成茵、古树参天的大院。   悠扬婉转的手风琴声,在大院里


休养院的伤残军人在开展健身活动。

  清晨,成都市新都区,一座绿草成茵、古树参天的大院。

  悠扬婉转的手风琴声,在大院里持续回响。循着琴声,穿过花廊曲径,在一座古亭里,记者找到了手风琴的演奏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几乎难以想象,这饱含生命张力的优美琴声,竟出自一名三级伤残军人之手。他叫汤重稀,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身受重伤,右眼失明,左眼微光,右手截肢。从战场上下来后,他来到了这里——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优抚医院之一。

  那是一段令他永生难忘的岁月。

  1958年5月,汤重稀随休养院伤残军人课余演出队进京汇报演出。那次演出盛况空前,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临现场观看。在舞台上,汤重稀反手演奏手风琴,左手弹琴键,残缺的右手拉风箱,一曲自创的《不见英雄花不开》震惊全场,掌声如潮。演出结束后,党政军领导人上台接见队员,对大家的表现给予极高评价。合影时,领导人坚决要求伤残军人坐在第一排,而他们则站在后面。随后,课余演出队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走遍了20多个省市,观众达350余万人次,一时轰动全国。

  岁月流逝,琴声不断。

  悠扬的琴声,见证了伤残军人自强不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于他们而言,倒下,是另一种站起。这种弥足珍贵的精神,在继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没有眼睛照样读书看报,没有双手一样写字弹琴,两腿瘫痪能用双手劳动,没有双腿也能疾走飞奔。困难只能在软弱者面前存在,挡不住久经锻炼的士兵……”这番豪言壮语,是当年进京演出时,特等伤残军人刘渝生朗诵的原创诗歌《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伤残军人烈火般的激情,钢铁般的意志,打动了场下的周恩来总理。他回去后亲笔录写了这首诗,并转赠给休养院。

  在休养院的院史馆里,我们见到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解说员涂伯毅是位82岁的一级伤残军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被燃烧弹炸伤,面部和双手重度烧伤。当年,他也随演出队进京演出,还是舞蹈“洗衣歌”中的主角。令人惊讶的是,老人不仅记忆力惊人,而且还能边唱边舞,精气神极具感染力。

  “涂老可是我们这里远近有名的人物啊”,陪同我们的省民政厅的同志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涂伯毅就为当地的一些学校做义务辅导员,还到社会上做革命传统报告,几十年从未间断。经过他帮助的青少年,听过他报告的工人、大学生、企业员工、部队官兵等不计其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涂伯毅的角色没有变,信仰没有变,激情没有变,而这些“没有变”的背后,是一名伤残军人对党的感激,对社会的回报。

  涂伯毅是休养院集中供养的130多名伤残军人的一个缩影。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29岁。他们并非赫赫有名的将帅功臣,绝大多数只是普通一兵。但他们普通却不平凡,无论是血洒疆场的事迹,还是身残志坚的精神,都犹如一盏永不熄灭的航标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休养院院长张晓玲,刚上任不久,年轻干练,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0年初,时任四川省长的张中伟专程来到休养院,慰问看望伤残军人。一踏进病房,张中伟深情地说:“我是听你们的英模报告长大的。”原来,张中伟是成都本地人,在他读小学时,有一次,休养院组织双目失明的女伤残军人张道华到学校去做报告。这场报告,在张中伟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直到许多年后,他还清楚地记得张道华的名字和她的感人故事。

  跟张中伟一样,张晓玲本人也同样从伤残军人的事迹中汲取了成长的养分。“我是成都本地人,读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到休养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观了院史馆,聆听了伤残军人事迹报告。他们笑对人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受益至今。”张晓玲感喟道,“当时真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会到这里来当院长,直接为英雄们服务,这也是一种上天注定的缘分吧。”

  沧海桑田,琴声不断。

  悠扬的琴声,诉说着休养院这个大家庭的好传统、好作风。一代又一代的医护工作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伤残军人服务”的办院宗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伤残军人提供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在一间病房里,记者恰好碰见了正在查房的内一科主任黄丽蓉。她的双手贴满了治冻疮的膏药。原来,黄丽蓉每天都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为住院的伤残军人把脉问诊。冬天的成都,阴冷潮湿,每次看完一个病人,按规定都要洗手消毒,由于次数频繁,在冷水刺激下,她的双手长满了冻疮,让人看了心疼。作为科室主任,她本来不必这样事必躬亲,可她的心始终放不下。她说,能为伤残军人服务,是自己一生的光荣。

  内四科主任刘述静曾经是一名军医。在休养院,他不仅是伤残军人们眼中“技艺精湛的好医生”,还是一名“孝子贤孙”。有一些伤残军人没有亲人,他们临终时,后事都是由刘述静和其他医护人员帮助料理的。“帮助整理遗容、穿新衣新鞋、彻夜守灵,直到他们入土为安。”刘述静说,入院30年,他已记不清曾经为多少位伤残军人送过终了,仅最近10年,就有30多人。

  这种奉献精神,在休养院年轻一代身上延续了下来。外科护士长林小敏是一名80后的成都姑娘,活泼俊俏。大学毕业后,她原本在当地有名的华西医院作护士,待遇高,干得也好,被医院当做护士长来培养。有一次同学聚会,她听到两名在休养院工作的同学介绍这里的情况,顿时动了心。回去后,她就写了份辞职报告,应聘来到休养院工作。“在这里,感觉少了些浮躁心态,很踏实。”林小敏说,“休养院就是一个大家庭,特别温暖,我们这些年轻人从伤残军人身上,能够感受到对党对社会的大爱,他们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离开休养院之际,那悠扬的琴声仍在记者耳旁回响。这琴声,是精神传承的象征,是幸福家园的见证。

  不断的琴声,已经并将继续穿越时空。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尹虹宇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关爱老人 武警医护人员送健康进家门

上一篇:

济南军区91医院 精神套餐送到新兵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