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我国肝干细胞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2018-12-14 09:19:17浏览:6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上海7月18日电(特约记者肖鑫通讯员王泽锋记者唐先武)通过4年攻关,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生物学教研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上海7月18日电 (特约记者肖鑫 通讯员王泽锋 记者唐先武)通过4年攻关,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胡以平教授课题组,实现了小鼠成纤维细胞向肝干细胞分化的重编程,并证明了这一方法所产生的肝干细胞,与活体内自然存在的肝干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今天,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细胞·干细胞》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该课题组于兵博士和何志颖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肝干细胞是肝脏中数量极少、但可分化产生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种子细胞”。这两种细胞可以参与肝脏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肝脏组织的损伤修复,对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胡以平在乙肝转基因小鼠的研究中意识到肝干细胞的存在并开始研究。随后,他特别关注了肝干细胞与肝脏疾病、特别是与终末期肝病的关系,并意识到基于肝干细胞的细胞治疗方法,可能有效治疗终末期肝病。

    2009年,课题组联合内蒙古大学、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和健康科学研究所等,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采用细胞重编程的研究策略,从参与肝脏器官发生和肝干细胞干性维持的调控因子中,筛选到了两个可高效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肝干细胞的调控因子,由此建立了在实验室里制备肝干细胞的技术体系。他们证明了采用这种体系所产生的肝干细胞可在实验室里大量扩增,并具有参与损伤肝脏修复的功能。这一研究为人类肝脏疾病的细胞治疗、新药开发和组织工程等的发展奠定了新基础。

    目前,课题组正致力于临床转化研究。何志颖认为,如果成功,各种肝脏疾病将可能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制备肝干细胞,再将其移植回患者体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谨防药物成为中老年人便秘“帮凶”

上一篇:

“健走”有原则 会走好处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