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吸烟者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018-12-14 09:25:34浏览: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吸烟者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教授 何权瀛  研究表明,吸烟是迄今为止引发肺癌最重要的致病
吸烟者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教授 何权瀛  研究表明,吸烟是迄今为止引发肺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早在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就提出吸烟与肺癌发病相关,随后一系列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1964年,美国首次发表了吸烟与健康的报告,明确提出吸烟与肺癌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该研究表明,大约85%~90%的肺癌发生于吸烟者或既往吸烟者。每天吸一包香烟达20年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15倍;同样吸烟20年,而每天吸烟量达到两包或两包以上者,肺癌发病率增加到20倍~25倍。男性吸烟者罹患肺癌的几率为不吸烟者的23倍,而女性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3倍。  吸烟是引发肺癌的首因  平时我们在宣传控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长期吸烟的“瘾君子”总是说:“既然吸烟有害健康,容易得肺癌,为什么某某等人吸了几十年香烟,至今也没有得肺癌?相反,某某一生中从不吸烟,最近却被确诊为肺癌?”并以此为例,拒绝戒烟。  其实吸烟确实是引发肺癌的首位原因,这是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控烟,直到25年后肺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上面的结论。当然吸烟后是否会发生肺癌,涉及许多复杂的人体、社会因素,包括吸烟者的先天基因、后天社会环境,比如有无被动吸烟、家中小环境的污染(厨房烹调烟雾)、大气污染、职业性接触等复杂因素。  同是肺癌病理类型不同  从肺癌的病理类型来看,长期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多为男性,病理类型常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比较容易早期发现,因为这种类型的肺癌多发生在上气道,即气管分叉以上的呼吸道,早期症状多为顽固性刺激性干咳,偶尔间断、少量咳血丝痰,容易发生呼吸困难、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炎。  而不吸烟者发生的肺癌多为腺癌,常见于女性,病变多位于肺脏外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容易发生转移。许多患者常以转移病灶引起的症状为主诉,如恶性胸腔积液,早期诊断率较低。  吸烟者基因突变数多  吸烟者发生肺癌时基因变异的程度远远大于不吸烟者,吸烟者肺癌中基因突变的数目是不吸烟者的10倍。长期吸烟者基因突变数平均为209,最高可达1363,而不吸烟或偶尔吸烟者肺癌基因突变数平均为18,最多可达22个。肺癌患者基因突变数越多越难以根治,对于化疗或靶向治疗均不敏感,同时复发率更高,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差异,其机理主要如下:  1.香烟烟雾中含有70多种致癌物质,包括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砷、焦油等,这些致癌物本身就很容易导致基因突变。  2.香烟烟雾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会对气道和肺泡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炎症、坏死,同时机体会努力修复受损的组织,诱导干细胞生长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修复坏死组织,长期吸烟者会在体内反复发生破坏-修复-再破坏-再修复……而每次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都有发生突变的可能。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发生基因突变的类型并不相同:尽管肺癌患者基因突变数量很大,但是其中通常只有一种主要突变对癌症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通常我们称之为驱动突变。驱吸烟者发生肺癌的驱动突变常为KRAS突变,而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突变是EGFR和ALK突变(10%%~15%)。近年来开发出来的靶向药物主要是针对上述基因突变,其中针对EGFR和ALK的靶向药物不仅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等)少,产生耐药的速度较慢,存活时间长,存活率高,患者生活质量较好。相反,目前针对KRAS突变尚缺乏特效药物。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肺癌很大一部分属于“热肿瘤”,即肿瘤细胞周围有很多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因而将来可能受益于免疫疗法。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广州军区169医院工作统筹从具体事做起

上一篇:

阿尔茨海默病如何做到尽早诊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