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尿毒症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2018-12-14 09:37:22浏览:15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年过7旬的尹先生5年前被确诊为尿毒症,一直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日前,其无明显诱因呕吐咖啡色液体两次,量约500ml,解黑色

  年过7旬的尹先生5年前被确诊为尿毒症,一直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日前,其无明显诱因呕吐咖啡色液体两次,量约500ml,解黑色稀便共6次,伴头昏、全身乏力、心慌,遂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没有胃病史,何来消化道出血?

  尿毒症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较常见,呈胃肠道多部位病变,发病率高。其病因较复杂。

  1.尿毒症患者常合并胃肠黏膜损害。 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尿素弥散到消化道,在尿素分解细菌的作用下使胃肠道氨含量增加,氨对胃肠黏膜的损害可引起糜烂、出血、溃疡。

  2.尿毒症时发生出凝血功能障碍。尿毒症时体内尿素、肌酐及胍类等毒素增多,影响血小板的黏附和生成减少,同时体内多种抗凝物质降低,抗凝作用减弱,导致出血。

  3.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尿毒症时钙磷代谢障碍,血钙降低,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甲状旁腺激素增多,会刺激胃泌素分泌,胃酸分泌增加,破坏了胃黏膜屏障。同时钙又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低钙可导致凝血因子下降或功能异常,亦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4尿毒症常合并贫血,使胃肠黏膜缺血,黏膜自身修复差。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又可使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上消化道出血是尿毒症的重要合并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尿毒症合并消化道出血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治疗尿毒症这个基础病是关键。

  一、进行充分合理的透析,使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减少出血倾向。二、应及时输新鲜血液及富含血小板的新鲜血浆,这样可有效补充血小板第Ⅲ因子和凝血因子。三、尿毒症时禁用或慎用可能引起出血的药物。四、肝素治疗。尿毒症病人若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阳性,可应用肝素。肝素既有抗凝而减少纤维蛋白沉着的作用,也有抗补体而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剂量不宜过大,每日50~100mg,静脉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五、输注红细胞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输注红细胞对纠正贫血和延长出血时间以及止血是有效的。应用rHuEpo治疗,能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血小板的黏附性,预防和纠正贫血。六、应用冷沉淀物和1-脱氨-8-D精氨酸加压素乙酸盐(dMAVP) 。冷沉淀物是一种富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的血浆衍化物,能迅速纠正尿毒症性出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肘内翻畸形手术治疗要尽早

上一篇:

一基因缺陷可同时诱发肝癌和糖尿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