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8个招数让“大姨妈”来时 不再痛经

2019-01-08 14:23:57浏览:822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很多女人都是有这样的体会的,一到冬季的时候手脚大多都是冰凉的,这大多数都是由于体质比较寒的原因。这种时候遇到姨妈来看望,

很多女人都是有这样的体会的,一到冬季的时候手脚大多都是冰凉的,这大多数都是由于体质比较“寒”的原因。这种时候遇到“姨妈”来看望,就会十分难受。在生活中痛经是很多女性都十分畏惧的,这种痛感是难以言表的。所以很多女性都是在尝试了各种招数之后还迟迟没有起色,都是由于对自己的身体不了解的原因。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看看中医是怎么来解答的。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1.元胡止痛粥: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不愿按压,或伴有乳胁胀痛,经量少而不畅,色黑有血块,血块下出后疼痛减轻,四肢欠温,大便不实等。

2.胶艾四物粥:阿胶、艾叶、熟地黄、川芎、炙甘草、当归、白芍、党参、黄芪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 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阿胶、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可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适用于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暗,有血块,伴有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

3.归脾粥: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茯苓各10克,大枣5枚,甘草5克,生姜3片,大米50克,红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益气养血,养胞止痛。适用于经期或经后隐痛,喜按压,经量少而质稀,形寒肢疲,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

4.八珍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炙甘草、白术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八珍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经期服用,连续5~7天。可益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痛经。

还有一些引起痛经的原因以及中医的药方:

1.除经痛外,还常常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肤色暗尘,皮肤干燥、排便不顺等情况,可能是气滞血瘀型。缓解气滞血瘀型的痛经,需要行气化滞,柚子、陈皮为主料的二皮蜜实为不错的选择。

将柚子1个柚子去肉取皮,切碎,与60克陈皮一起装入砂瓶内,加适量白酒,浸泡6小时,煮烂后,放1斤蜂蜜拌匀,每天早晚各服两匙或加水冲服。

2.经前或经期会小腹痛,有灼热感,可能还出现暗红色月经,月经质稠、有块状,或者没有月经时白带黄稠、阴部瘙痒,这些症状属于湿热蕴结。而金钱草茶、茵陈山楂茶可以利湿、活血、化瘀,比较适合湿热蕴结型的痛经女性。

金钱草茶需要20克金钱草、12克郁金,两者洗净放锅内,加水煎煮,再加入蜂蜜,代茶饮用;茵陈山楂茶需要绵茵陈20克、山楂子10克、银花15克,全部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再加入红糖,分次饮用。

3.女性容易疲劳,经痛不是剧痛,而是沉沉的、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可能是气血虚弱。气血虚弱的女性可以制作当归糖和黑豆大枣汤缓解痛经。

当归糖制作很简单,把100克当归浓煎取汁,再与500克冰糖一起熬成当归糖;而黑豆大枣汤则把100克黑豆、50克大枣加水煮成粥,再加20克红糖,这是1剂的量,每次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一疗程。

4.平时喜欢喝冷饮,四肢容易冰冷,每次月经量比较少,痛经时热敷特别有效的女性,可能是寒凝血瘀型。此类型的痛经需要温经散寒、活血养血,平时可食用茴香胡椒焖牛肉,冬天可煲些当归羊肉。

5.来月经时容易腰酸的女性可能肝肾不足,同时还会有气血虚弱的相似症状。此类型的痛经需要滋补肝肾,平时可以煮些黑豆米酒鸡蛋汤饮用。黑豆米酒鸡蛋汤需要60克黑豆和2颗鸡蛋,同时煮熟后,鸡蛋去壳再煮,待黑豆变软些,放入120毫升米酒,吃蛋喝汤。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女性的痛经的时候的缓解的办法。因为痛经的原因不同,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尤其是要忌辣,这一点对痛经有缓解的作用,在生活中要多喝热水,也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男性脱发多为心病 应该尽早诊疗

上一篇:

男性脱发是不是一种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