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惠安一男子疑因吃过量感冒药致产生被追杀幻觉

2019-01-08 15:46:33浏览:160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闽南网10月28日讯  前日凌晨2点多,惠安山霞派出所内,来了一个不太寻常的报警人,派出所的铁门关着,报警的男子还是爬门进来的

闽南网10月28日讯  前日凌晨2点多,惠安山霞派出所内,来了一个不太寻常的报警人,派出所的铁门关着,报警的男子还是爬门进来的,而且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有人追杀我”。这一蹊跷的警情,让值夜班的民警,一下子紧张起来。究竟怎么回事?

离奇:半夜旅馆出逃 自称有人追他

报警的,是46岁的贵州籍男子潘某,他是一名建筑工人,在泉州市区打工。而他的妻子叶某,在惠安山霞镇一工厂上班。

潘某向民警陈述,10月25日晚,他和妻子在惠安县城一旅馆房间休息,睡到26日凌晨1点多醒来,他发现窗外有两个男子的身影。他赶忙叫醒妻子,雇摩的将妻子送回工厂,自己随后到山霞派出所报警。可他自称在来派出所路上,两名男子再次出现,还拿着刀追他。

民警心里犯嘀咕,随即带着潘某去找到其妻印证。

找到潘某的妻子叶某后,潘某一路上情绪仍是激动,民警在周围来回找了两遍,一无所获。

“那两个人就在草丛!”在路上,潘某突然叫起来,民警赶忙上前查看,草丛中根本没人影。到了派出所,以为潘某会淡定一点,不曾想,在派出所休息没多久,潘某又开始反常,“那两个人爬墙进来了。”潘某指着窗外派出所的围墙喊道,民警又出去看了下,仍然不见任何人影。

“还有偷不到钱,爬到派出所追的?”民警怀疑道,“他难不成吸毒了?”

真相:生病中自作主张多吃药

民警向叶某了解到,25日晚,夫妻俩确实在惠安县城一旅馆二层房间休息,凌晨被丈夫叫醒,她却没发现什么异常。丈夫还找来旅馆老板娘查看,也没有发现。

民警随即对潘某进行毒品测试,不曾想,甲基安非他明(俗称冰毒)测试结果竟然呈阳性,这意味着,潘某可能吸食过冰毒。只不过,对于吸毒的事,潘某、叶某都坚决表示不曾有过,民警调查旅馆,并未发现吸毒工具。

“还是说最近吃过什么药?”民警询问,叶某这才说,近几天,丈夫身体不适,从泉州来到惠安看病,吃过药。前日下午,潘某情绪也缓和了,民警再问,原来,他确实服用过一种名为“伤风停胶囊”的药物。因为病一直没好利索,他就加大了剂量,一次本应服用3粒,他改为一次服用6粒,后来双手就常不由自主地颤抖。叶某也表示,丈夫曾说见到一些东西,但是,她却怎么也看不到。

民警随后找到该种药物,拆开胶囊内的颗粒进行甲基安非他明检测,确实结果呈阳性。通过多方调查,民警没有发现潘某吸毒的证据。昨日下午,潘某已回家休息。

提醒:过度服药 危害不止一点点

昨日下午,海都记者为此联系到泉州一药学专业人士。该专业人士找出“伤风停胶囊”的说明书表示,该药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其说明书上描述的“主要成分”,第一个就是“麻黄”。“过度服用该药物,确实有可能产生幻觉”,至于潘先生产生幻觉是否由该药物引起,因为没有实际接触,他也不敢轻易判断。

该人士分析,麻黄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而麻黄碱与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的结构类似。所以,若潘先生确实过度服用该药物,理论上尿检中是有可能甲基安非他明呈阳性的。海都记者查看还发现,该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栏,描述都是“尚不明确”。

泉州一三甲医院药师李医生向记者表示,无论何种药,过度服用都不好。例如,不少感冒药中,就含有乙酰氨基酚,如果正常食用,不良反应不显著,但如果摄入过多,可能造成肝、肾脏损伤。此外,儿童服药得更加注重剂量。

李医生表示,目前泉州大多正规医院开药时,会提前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例如肝、肾功能较差的病人,就会减少肝、肾毒性药品,或者也会调整给药方式,例如减少剂量,或者延长服药间隔时间,患者最好不要自作主张,改变服用量。李医生建议,若市民自己买药服用,最好阅读好药品说明书,遵照说明书服药,以免伤身。(海都记者 张凯航 通讯员 陈德江)

  □链接 感冒药惹祸 已不是第一次

●今年9月30日,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公安局,就曾在网上发布一则名为“把‘网上办案’打造成富平的一张名片”的新闻,去年12月8日,该局治安大队民警在对吸毒人员孟某做尿检时,发现孟某尿检结果吗啡呈阳性,遂将孟某列为吸毒嫌疑对象受案调查。但在之后,该局法制大队却对此提出质疑,并在进一步对案件的梳理中发现,孟某曾有“最近几天因感冒在诊所治疗”的情节。后续调查了解,孟某确实因感冒在本村卫生所治疗,服用过“复方甘草片”,而“复方甘草片”属于含吗啡成分药物。至此,案件真相大白。

●2013年3月9日,浙江12岁的小学生小余,因为产生幻觉,从家中窗台跳下受伤,而医生判断,小余产生幻觉的原因,有可能与其睡前服用“感冒灵胶囊”有关系。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血液中胆固醇是怎样排出的?

上一篇:

高血压病人自我调节的重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