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仙白霉病

2018-12-14 14:43:47浏览:45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水仙白霉病发病初期,病斑多生于近叶尖处,病斑圆形,灰绿色或黄色。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白色或淡黄色孢子层,病斑外围有一深绿色带
水仙白霉病

水仙白霉病发病初期,病斑多生于近叶尖处,病斑圆形,灰绿色或黄色。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白色或淡黄色孢子层,病斑外围有一深绿色带。病叶和花梗可迅速腐烂。发病后期,叶片凋萎后形成大量黑色小菌核,并逐渐侵染花茎,花瓣不受害。

病原
病原为柱格孢属真菌(Ramularia vallisumbrosae Cav.),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存在于枯叶上,当新叶萌生时,菌核也同时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新叶。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在邻近叶片上传播,进行再侵染。干燥寒冷条件下不利于孢子形成。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发现病株,及时剪除病组织。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体。
②种植地勿过度潮湿。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仙花基腐病

上一篇:

小蓟灰斑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