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吴成勇:发展脱贫产业 立誓拔掉穷根

2018-11-10 23:13:17浏览:29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仁怀吴成勇:发展脱贫产业 立誓拔掉穷根来源: 仁怀市委宣传部想要富,先修路。仁怀市美酒河镇人大代表、顺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成勇

仁怀吴成勇:发展脱贫产业 立誓拔掉穷根

来源: 仁怀市委宣传部

想要富,先修路。仁怀市美酒河镇人大代表、顺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成勇用了几年的时间践行了这一对老百姓的承诺,一条条小康路联通了家家户户。路修好了,怎样才能富起来?吴成勇带着社区班子干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发展脱贫产业,带着老百姓们一步一步走向致富路。

5月4日,笔者驱车来到赤水河畔这个被大山青葱郁郁包裹的小镇,用当地人的话说,“我们这里就是好,出门见山,开门是水。”一条特色街彰显着这里的文化底蕴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放弃经商、干起村干部,走村串户、为民办事……还没有见到吴成勇本人,就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的事迹。要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必须要发展产业;要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必须发展产业,这是吴成勇对产业扶贫的深刻认识。在他带领下,顺河社区的产业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村民的腰包也正鼓起来。

来到社区,只见一位皮肤黝黑的老者,操着沙哑的声音与旁边工作人员交谈着。刚开始攀谈时,吴成勇略显不自在,但当问到社区产业发展情况时,他的话匣子瞬间就打开了,忙拉着我们去移民安置区安达鞋厂、草莓基地、林下养殖场等地看产业发展。

在渔秋湾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里的安达鞋厂生产车间,随着脚踏板的不断转动,一块块切割好的皮革在工人们的手中缝制完成;随着小铁锤的不断下落,一块块皮革边缘被锤实,大家都各自严谨地忙碌着。据吴成勇介绍,这个鞋厂的建立就是为了让顺河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能工作、有收入,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你来这里上班了,孩子谁帮你照顾?”“你现在能拿多少工资呢?来这里上班比你种地好吧!”“家里最近怎么样啦?”……来到车间,吴成勇就与生产流水线上的员工交谈开来。吴成勇告诉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只有深入群众中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才能为他们做实事。于是,他总会抽出时间到小区里、鞋厂里询问群众生活、工作、收入情况,了解他们实际困难,为他们出谋划策解决难题。目前,安大鞋厂已经解决21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

但是一个鞋厂能解决的就业岗位毕竟是有限的,能带动的经济效益也是有限的。为让群众多条增收致富路,吴成勇还经常与社区班子成员不断地走出去学习、引进来实践,尝试多渠道发展,拓宽致富路。他敢于探索,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建起了草莓种植基地。目前该基地共有31个大棚,覆盖70多亩地,最多时能让20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另外,他还鼓励号召当地有志青年返乡创业,采用“大户带动散户”的模式发展养殖业,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营造劳动致富氛围,让群众共同努力脱贫致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一层不变的发展,只有永不停歇的脚步,虽然顺河社区之前的脱贫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为了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不仅仅是脱贫,更是要致富。吴成勇和顺河社区的班子干部们还在不断地探索和谋划,为该社区的“治穷致富”找“良方”,为彻底“拔穷根”,吴成勇谋划出了不断前行、发展产业的“扶贫良方”。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他们还将在今年引进千亩柑橘产业,届时能惠及4个居民组、48户贫困户、约168名贫困人口。

吴成勇告诉笔者,在今后工作中还将多思考顺河的发展,多为群众出谋划策,竭尽全力把全社区的各项产业发展好,让群众增收致富,为群众办实事体现自己的价值。(董白雪)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王桂兰:为百姓办事支撑她活下来

上一篇:

张赞:返乡创业扮靓赤水河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