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管理技术

2018-12-19 09:31:25浏览:48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生产条件及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采用双膜冷床育苗技术培育无毒壮苗  二、整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生产条件及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采用双膜冷床育苗技术培育无毒壮苗
  二、整地施肥 选择地力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壤,深翻整地,春薯地以秋末冬初封冻之前深耕最好,在秋末冬初来不及深耕的,可在来年早春化冻后抓紧进行,如深耕过晚,因春季风多风大雨少,容易跑墒,不利于秧苗成活。深耕能改善土壤透气性,扩大甘薯根系分布范围,提高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3方、硫酸钾20~2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碳铵或尿素20公斤,有条件的可施50公斤草木灰。
  三、喷除草剂 喷除草剂最好在覆膜前或结合覆膜进行。除草剂应施于栽苗前,以防秧苗受药害。每亩用除草灵250克,对水70公斤进行垄面喷洒,使之形成药膜层。
  四、适时早栽 在当地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适期早栽,延长甘薯的大田生长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样能更有效利用早春低温时的盖膜效应,有效防止早春低温,一般在晚霜过后,地温稳定在17℃时即可定植。定植后让薯苗在膜下发根、成活,生长约20天,可有效解决低温或积温偏少的问题。
  五、栽秧盖膜 一般采用先栽秧后盖膜,其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种植方式一般采用大垄双行种植,一膜两用,大行7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4000株。方法是用锄头刨坑,25厘米一株,将苗底部顺坑横躺约10厘米左右,再将头部约两叶一心抬起外露,秧苗向一侧倾斜,以便覆膜、埋土压实,然后逐穴浇水,水量要大,使秧苗根部渗透,待水渗完后埋土压实。并保持垄面平整。第二天下午,趁薯苗柔软时盖膜,这样可避免随栽随盖膜使秧苗折断。盖膜后在垄上每隔2米压一土堆,防止地膜被风刮起,以后注意检查,发现有被风刮起的或膜面破损的及时用土盖严。盖膜后用手或小刀对准秧苗处弄一个小口,用手轻轻把苗放出来,然后用细湿土把口封严。
  六、加强田间管理 栽秧后3~5天,应进行田间检查。如发现缺苗、死苗,立刻补栽,补栽时应选用大苗、壮苗,多浇水,并施少量速效氮肥,确保一次补栽成功。对于田间过于弱小的薯苗,也可将其及早拔掉,补栽壮苗,田间补苗越早越好,有利于实现苗齐。在甘薯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追肥、防旱、排涝。采取提蔓、摘心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茎叶疯长。一般中耕2~3次,分别在缓苗后、分枝期和封行前进行。栽后1个月左右薯块开始形成,如没有降雨应浇水,以促进生长;追肥应在栽后40天左右每亩施尿素10公斤,促进茎叶生长,使其搭好丰产架子。栽后70天左右追磷、钾肥,以加速薯块膨大,在封行前后结合中耕每亩条施或穴施草木灰100~150公斤,注意不要施含氯肥料。在甘薯膨大期视旱情及时浇水,以利薯块膨大。甘薯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卷叶虫、甘薯天蛾等虫害。
  七、叶面喷肥防早衰 甘薯进入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喷肥可弥补植株体内矿物质营养的不足,对防止早衰、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叶片发黄脱肥地块,在进入薯块膨大期后,每隔7天进行1次叶面喷肥,叶面肥可用0.5%的尿素溶液、5%的草木灰水、0.2%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喷施时间一般在回秧期前后开始,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甘薯早衰和提高产量,一般亩产可增10%~30%。如出现旺长,应适当剪去部分茎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花生播种采用卫生球防鼠法

上一篇:

水果玉米的栽培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