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中期管理把好四关

2018-12-19 09:33:58浏览:4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目前成都平原水稻生产全面进入中期管理时期,高温高湿的天气,一方面水稻生长很快,另一方面,病虫害发生迅速,为生产管理提出了

目前成都平原水稻生产全面进入中期管理时期,高温高湿的天气,一方面水稻生长很快,另一方面,病虫害发生迅速,为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水稻生产中存在的劳动力老龄化、种应付田的增多、机 插秧应用逐渐增多等新情况,为中期管理增加了新的困难。为了夺取今年水稻丰收,目前中期管理要把好四关。

1. 晒田关

目前水稻生长基本达到高产所需要的苗数,从水肥管理的角度,需要进行排水晒田。晒田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调整植株长向,促进根系发育,使主茎和早期分蘖养分得到加强,抑 制后期无效分蘖,控制下部叶片和节间的旺长,有利于延缓根系的衰老,提高后期的结实率,降低株高,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

采用旱育秧、湿润育秧移栽的,基本苗多,群体形成较快,田间苗数达到18万/亩即可开始晒田。而采用机插秧的,由于群体起点低,加上施肥管理的差异,秧 苗生长达到18万/亩的时间和采用旱育秧、湿润育秧移栽的相比,要延迟7-10天,个别田块甚至更晚,需要延迟开始晒田的时间。

晒田时根据苗情和土壤来定,土质较粘重、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要早晒、重晒。反之轻晒、迟晒。重晒的标准是:田边开大裂口,中间开“鸡爪裂”,人走不陷脚,叶 色褪淡,叶片直立,用手背触叶尖有刺痛感。轻晒的标准是:田边开“鸡爪裂”,田中稍紧皮,人踩有脚印。

2.管水关

从晒田开始,田间不需要水。为了巩固晒田的效果,田间管理中需要及时开沟排水,特别是在大雨后易积水的田块。避免刚开始显现晒田的效果,遇雨则效应减低甚至起不到晒田的作用。   

幼穗分化开始时需要及时复水。幼穗分化期是水稻需水最敏感的时期之一,确保水稻幼穗分化期有水,可以确保水稻穗分化的顺利进行。否则易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抽穗开始田间要建立浅水层,齐穗后要干湿交替。抽穗时气温较高,建立浅水层一方面确保水稻生长所需,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田间湿度,降低群体内温度,避免高温造成结实率降低。齐 穗后要保持干湿交替,确保籽粒灌浆所需要的水分,能显著提高根系的活力和叶片的光合功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泥田、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在灌浆一半时即可开始断水,以利于收割。但对于多数二泥田,需要在收获前7-10天才开始断水。而沙田,最好收获前7天左右开始断水。

3.施肥关

中期施肥分为平衡肥和穗肥。

平衡肥是在晒田复水后,根据田间长势,在长势差的地方适当补充速效氮肥,以使秧苗生长整齐、均衡。

穗肥是在幼穗分化期施用的肥料。穗肥的作用是促进一、二次枝梗分化,使一穗枝梗数和穗粒数增多,并有巩固分蘖和使茎秆粗壮的作用。其 次是促进颖花分化,增加穗粒数,对下部节间和上部叶片伸长影响小,引起倒伏的危险性也小。第三是防止颖花退化,增大谷壳容量,对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有直接作用。

穗肥施用过早,容易促使倒1-3节节间和倒1-3叶叶片过分伸长,使株形恶化,招致倒伏。过迟则枝梗分化较少,穗小粒少,影响产量。因此,穗肥的施用强调一个“巧”字。对 于全生育期155天以上的高产品种,建议在倒二叶全展时施用,对于全生育期155天以内的品种,建议在倒三叶全展时施用。穗肥施用一般以亩用尿素3-5公斤为宜。苗好迟施、轻施,苗差早施、重施。

4.病虫害防治

成都平原陆续进入病虫害高发期,今年气温反复,螟虫时代重叠突出,防治困难。一些早栽田块群体过旺,纹枯病将成为重点防治对象。另外,今年反常的气候可能导致稻瘟病较重。各 地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抓好病虫害防治。

受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的影响,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突出。各地要因势利导,建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或者专业合作社,通过有偿服务,来进行统防统治。这样,技 能减轻病虫害防治对于一家一户劳动力短缺成都不一的问题,又能较好的做到统一防治时间、用药,特别是对于某些发生较严重病虫害,通过统防,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选购麦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上一篇:

晚播夏玉米促早熟三则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